懸疑驚悚片里有句用爛的臺詞:夜幕降臨,一切犯罪都在蠢蠢欲動。這話在理,因為每到深夜,你體內的某些犯罪細胞可能都在躁動,比如一不小心點開下面這部片 ↓↓↓
還是熟悉的小巷,還是熟悉的小林薰,看一眼滿屏美食,低頭啃一口辣條,沒錯,連這熟悉的自我催眠感也回來了……
繁華的東京都,隱匿在小巷深處的深夜食堂,食客來來往往,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美食需求,背負著不同的故事。白日里都市的車水馬龍,在夜幕降臨后的這條小巷里得到沉淀。
蛋液入鍋的呲溜聲,牛肉在鍋里翻騰的咕嚕聲,烤肉在平底鍋里發出的滋滋聲,無不刺激著觀眾的神經。食客們吸溜烏冬面的聲音,小心翼翼剔除秋刀魚骨的手勢,還有食物入口伴隨著下咽的滿足感,讓人不自覺地跟著咽口水。
只在深夜開張的小店,為人們提供的不僅是食物,也是片刻的安寧,暖胃的美食里還包含著暖心的溫情。
相比于之前的劇集,此次電影版《深夜食堂2》透著一點隱隱的“喪”。用107分鐘串聯起來的三個小故事,無一例外的由死亡開場。
穿著喪服每次必點烤肉定食的出版社女編輯赤冢范子,其實是通過穿喪服來釋放壓力;做完丈夫十七回忌的蕎麥面店老板娘高木圣子,在店里吐槽兒子清太的少不更事;在料亭打工的女服務生小滿,每月都會陪老板娘去做丈夫的月命日,某天她收留了被騙錢的獨居老人小川夕起子。
* 十七回忌:在死者去世16年后辦理的法式
* 月命日:人過世后的一段時間,在每月去世的那天都會進行祭拜
每個人的故事都有著心酸,生活總會在轉角給你出其不意的一擊。
終于因為參加葬禮而穿喪服的范子,在葬禮上遇見了愛情,于是她擺脫了穿喪服解壓的習慣,“就像附體的邪魔退去了一樣,整個人都精神起來”。然而,下一幕她又重新穿上喪服如一具被抽去了靈魂的喪尸般游走在街頭。生活到底對她做了什么?不多劇透,自己去看~
明明是蕎麥面店家的繼承人,卻偏偏喜歡吃烏冬面;雖然包攬了店里的所有外賣配送,但其實最喜歡的是打乒乓球。而對母親圣子來說,更讓她頭疼的是兒子清太居然喜歡上了一個大他15歲的年上女!你可能看透了“深夜”系列的溫情套路,但你卻未必猜中清太為此付出的堅持。
從九州趕來東京的獨居老人,實際是遭遇了電話詐騙。好心的打工女小滿收留了她,卻發現老太太對兒子的事總是支支吾吾。是老年癡呆還是刻意隱瞞?老太太背后的辛酸五味雜陳,原來生活中的事不全是以寬恕告終的。
所以,雖然結局溫情,卻也讓故事里的主角經歷了一段人生“喪”期。如此不完美才是真實的人生,這大概就是大多數人喜歡《深夜食堂》系列的原因之一吧。
對待食物的儀式感,不經意間流露出的細節,為電影平添幾分“可口”滋味,高下立見。穿得gay里gay氣的異裝癖男人,剔牙時還不忘自己的角色設定;老太太面對茶時雙手合十極其輕聲地說一句“我開動了”。這些生活化的細節一出現,便已甩出內地版一條街的老壇酸菜面。
同樣是臉帶刀疤,隱藏過去是非,小林薰版的老板總帶著經歷滄桑后的沉穩。你來,他用美食溫暖你,傾聽你的故事,不多嘴,不多事。你走,我將你的故事記在心底,能幫則幫,但決不聲張。反觀集結了眾多大牌的內地版,黃老師的造型不但沒有增加沉穩與厚重,反倒添了幾分熱心居委會大媽的咋呼感。(目測是黃老師作品中一段不可磨滅的黑歷史。)
盡管對于《深夜食堂2》為何要把電視劇拍成一部電影長度的故事集表示不能理解,但你得承認,它的暖心和美味實在太能誘發你的“犯罪”沖動了。畢竟,8.0和2.8的差距,遠不是一碗炒烏冬面和一碗老壇酸菜面可以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