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運營?”是本期主題的最后一個話題,也是本期的主題。做好運營不容易,但我希望通過這次的研討,能讓大家得到一些啟發,讓自己在工作時更加的柔順絲滑。
1.什么是運營?
2.運營都要做什么?
3.運營工作量有多大?
感覺在知道了這三個問題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如何去做,去實踐,從失敗中不斷調整。運營工作的重心和中心就是解決問題。
做運營,不缺方法論,方法論可以從別人分享,書籍,文章中總結獲得。所有的方法論都是理想狀態。而我們作為運營要做的就是解決一切問題,讓工作回到正軌。
就像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方向是對的,事是對的。但需要解決的就是路上所遇到的問題,問題解決了,經也就拿到了。
在工作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自己做的事對不對,心里沒底。這個問題處在任何運營層級的人都會遇到。因為每個人都是在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事。這就像取經路上每次遇到妖怪,你都不知道是不是能打的過。
第二個問題就是團隊內部是否和諧;第三個問題就是跨部門溝通問題;第四個就是和老板間的問題。下面咱們來分別解答這些問題。
如何判斷事做的對不對?
像這樣的問題,一般解決流程是這樣。先根據以往的經驗,判斷這件事做好是什么結果,做不好是什么結果;其次是問和自己層級相近的朋友,看他們的看法;再次問比自己層級高的朋友,看是否有類似的經歷;通過這些總結出一些點后,再和同事之間進行商討,說出利弊,看同事的想法;最后做出方案給老板,看是否可以通過。
通過上面的流程,對于不確定的事可以層層驗證,然后不斷的進行優化,整個流程跑下來,大大提高了成功率。
團隊內部是否和諧?
這個也是以前經常提到的問題,一個部門需要不同性格進行互補。所以團隊完全的和諧是不可能的,勢必會出現不和諧的問題。從管理者和執行者兩個角度來分析,一定程度的不和諧是可以的。
作為執行者,對于不和諧的聲音不要過多的關心,更多的是多說出自己的想法,看同事和領導的認可度,并對比每周、每月看是否有所提高,每次都做具體的總結。對于不和諧,只要和同事不發生即對人又對事的爭執就好。
作為管理者,要關注的就是這種不和諧是否對團隊的整體有所提高。比如每次會議的爭執,是不是碰撞出了火花,得出了更好的解決方案。在閑暇之余,爭執雙方是否還能笑顏以對。在同事聚餐的時候他們是否能把酒言歡(作為領導的你真假應該能分辨)。
跨部門溝通問題?
作為運營部門,跨部門溝通是一個很嚴肅的事,與產品、技術、設計,甚至市場、公關等各部門都會有接觸。作為執行溝通工作的運營者,想要達到預期的溝通效果,需要考慮很多問題。第一個要考慮的問題就是這次溝通的事,是不是確定了,確定了再去溝通,特別是和技術。確定后就要定下這件事的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帶著目標去溝通。
第二溝通的時間點很重要,也就是對接人目前處于什么狀態,而你現在的狀態是不是能快速的與他建立連接,使雙方處于同一頻道上。如果嚴重不在同一頻道,建議先緩一緩,有機會再去溝通,別強行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對話題的引導很重要。把對方引入自己所設定的話題時,你就要時刻關注對方的話語、表情、肢體等的變化,以便隨時應對。在遇到對方不配合的情況下,忌諱用上級、老板等施壓。先表示理解,并借機看對方能把事做到什么程度,是否能達到最低預期。無論達到和達不到,在此基礎上都要表示理解,并繼續交流溝通,使場面氣氛緩和,然后再用同事感情、用戶牌等,使其提高對事的完成度。
如果得到理想回應,再把領導、老板等搬出來,說做到這種程度能使領導、老板開心等,使對方腦海出現被表揚場景,再次提高事的完成度。如果在溝通過程中,自己不可把控的局面出現兩次以上,就應借故趕緊撤離,以免部門之間不愉快,回去后和同事領導溝通,更換對接人。在此,作為對接人本身,在下次遇到對方時,要主動打招呼,并伺機說出上次溝通之間的問題,從而使下次與其溝通能順利。
和老板之間的問題?
這是一個比較難的問題,至今我也沒研究太明白,只能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大體說下自己的方法。和老板溝通,第一點就是有眼力勁,無論是自己說話還是老板說話,或者其他同事說話,你只做一件事,就是盯著老板,前提是別讓老板不自在,通過老板對每句話做出的反饋,來揣摩老板的意圖。老板在的場合,切忌不說話,或者多說話。但無論說出話多還是少,切記,一定要簡潔明了。
在工作中,如果溝通問題能解決。以后的運營工作就能順利的開展,自己學到的理論、想法、創意等,都能一一去實踐。解決運營工作上的各種問題,讓工作走上正軌。步入正軌后,事情做起來就會簡單很多。
到這里,這期的主題就結束了。不知道大家從中學到了多少。對于我來說除了收獲很多知識外,也發現了很多的不足,彌補自己的不足,讓自己更完美,是一件很開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