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知此處則是為塔

當知此處,則為是塔!

關于悲心與善哉!

何為悲心?為何發大悲心?

佛在世間立教,名空門。空門非入非不入,以名而教,直至人心。以相破相,以生住壞滅因果輪回,以佛破佛執,抵達究竟之門。

悲心同構性。悲破貪,悲破癡,悲破嗔,悲破疑,悲破慢。悲心就不是悲觀悲情,舉個例子吧,是喜劇看了舒服還是悲劇看了有勁?其實承不承認還是悲劇有穿透力,冥冥之中有一種力量。悲統攝所有情感。理解為疫苗,疫苗都是從病毒提煉提取而來,但又殺得死病毒。

空為一法,有為萬法,一法破萬法,一法通達萬法。一悲心破萬千貪癡嗔疑慢心。

于一法而頓超十地,發一心而了五蘊皆空。

所以發心為上,執法次之,但都只能,心至菩薩位,法至羅漢果。

佛不發一心不執一法,而不離一心一法,而生萬千億萬心法。

至于電視上和尚說的善哉,豈是善惡的善,那也太粗分,善惡的善只占善哉的十萬分之一,善,智慧,發心,空相,一切智慧,一切悲心,一切諸相非相。

所謂的菩薩位或者羅漢果也不過是一個形象流傳名稱層次的階段表述,跟盜夢空間夢的層次結構類似理解就可,就像可以說一層二層三層,不過避免文字上說了不分別,再用分層表述顯得不容易分辨。照顧利根,中根,劣根,所有眾生,有差別并不代表不平等,并不代表高低,都可以根據各自的因緣際會選不同的兵器照樣上陣殺敵,照樣直通涅槃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