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的菜園】0241——從深圳參加全國連鎖餐飲鵬城峰會,返回烏魯木齊已經快半個月了。那些餐飲大神現場分享的智慧,至今還回響在耳邊。今天梳理一下,分享給大家。
這次大會邀請的嘉賓都談到了一個字——勢。也就是中國餐飲業當下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一、食品安全。
沒有食品安全,一切都無從談起,食品安全出了問題,一切都將歸零。西貝的副總裁在專題演講中,從上海史上最嚴交規開始談起。上海交規得以嚴厲推行,依靠的是增設數千名協警上崗,執法人員配備到位,監控系統配備到位。監管有力,交規才執行到位。
西貝的食品安全是從提升集體認知意識開始,從上至下全員有了發自內心,安全第一的意識,再加上高標準、完備的監督、培訓、考核機制,又舍得大量真金白銀的投入,才得以真正保證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不是一句口號,必須依靠科學方式去真心實管才能長期保證。
二、產品為王。
無論是以大董為代表的傳統餐飲大神,還是新銳少壯派餐飲新秀,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產品上下真功夫。
產品是餐飲企業的基礎,要想把產品做好,就需要不斷創新,精益求精。比如大董以烤鴨出名,大董的烤鴨叫“酥不膩”,既好吃,又健康不油膩。怎么做到呢?必須選擇特定產地的鴨子,再配合大董自己研制發明的烤爐,才能做出“酥不膩”。這就是競爭力。
臺灣客意披薩的在地新鮮特色食材、宴遇的分子菜、有飯的世界素食精粹……每一家成功的餐廳,必定是先把產品用心做好的。
三、消費者升級。
最近兩年,大家都在提中國的中產階層有多少多少大增加。其實,更多的是具有中產階層意識的人在擴大。她們勇于消費,同時對消費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更多標準。
消費形態從功能訴求向體驗訴求升級。更年輕一代的消費群體,除了需要高顏值、高性價比的產品;貼心個性化的服務;還要求更強的社交體驗、參與感和分享的樂趣。
桃園眷村敢于在LV旁開豆漿油條店,就是看好中國未來消費升級的趨勢。
四、餐飲進入品牌時代。
互聯網的去中心化,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這個時代的生活方式。人們不僅要求有參與感,更渴望獲得認同感。品牌,就是獲得目標用戶的認同感。讓他們感覺“這個品牌和我是一路人”。
品牌的價值主張,不僅僅是說出來、做幾張海報廣告,還需要不斷地運用營銷策劃,用創意活動吸引粉絲持續跟進、傳播、推廣。
例如宴遇通過搖滾派對、海灘公益環保裸照等各種有調性的活動吸引目標用戶,真正“玩”出品牌。
五、新媒體、新科技、新分工輔助餐飲業快速發展
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大數據采集;新物流管理;新媒體傳播;專業后堂清潔;國際咨詢顧問等等多領域配套服務,使餐飲企業能夠更加快速健康的發展。
不學習、不了解新技術,運用新手段,就一定會被淘汰。
六、分地區、分階段發展。
羅馬不是一夜建成的。餐飲企業需要不斷學習,但更需要先活下來。要根據自己所處的地區環境、所處的發展階段,因地制宜、靈活多變地發展。
適時而為,順勢而為。這是西貝、海底撈、外婆家的大佬們總結出來的。
當今餐飲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在做好產品、服務這些基礎工作的同時,要轉變思維,以目標用戶需求為核心,用心建立自己的品牌文化,與消費者產生情感鏈接,建立認同感,從而擺脫同質化的紅海吞噬。
在紅海中創新出來,你就能發現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