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檔熱門節目里看到一個男觀眾,看起來應該是大學生的樣子,說要如何如何,然后想要成為誰誰那樣的人,年輕人有夢想是極好的,那句名言“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呢?”也在鼓勵大家勇于追求夢想,但說真的,我每次聽到類似的話,都有點迷惑,為什么我們要成為誰誰誰呢?
我沒有多少朋友,但身邊那些真正事業獲得一定成就的人,倒也很少聽到他們說要成為誰,更不要說想成為誰誰誰那樣的人。
我也沒創業過,但在實體門店里也干活幾年,旺季的時候7個人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忙,還是銷售模式已經相對穩定的老門店,可以想見初創公司的壓力會有多大,當然,我也要承認我們的工作效率實在有待提高。
說了那么多廢話,其實我無非就是想表達這么一個意思,夢想其實就是我們的內衣褲,每個人都有,但不要說,更不要在公共場合說,《周易》里不也說“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嗎?”如果你能做到行業翹楚,你不用拉風投,也會有資本三顧茅廬,在這之前,只能埋頭苦干,但不要走錯方向,定錯目標,因為一臺出軌的火車是無論如何都到不了終點的!
年輕人真的不要急,很多有頭有臉的人30歲的時候也沒幾個人認識他們,最近一個國內知名企業的老總提到先掙一個億,被無數人爭相調侃,甚至很多大咖也因此躺槍,我是一個比較愛較真的人,他說的一點都沒錯,大學生上來就說我要成為富人,但我問他要從什么地方做起,基本都答不上來,連目標都不知道在哪里,又何談實現呢?
我們90的人有熱血有激情又年輕,都是好事,怕的是被那些所謂浪漫的創業故事所迷惑,一個又一個前赴后繼的腦門一熱,大腿一拍就往上趕,有人會說不也有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很成功嗎?但你有沒有想過:人家能成功除了一腔熱血還有什么別的不為人知的資源或者核心競爭力嗎?
我也就是一個90后,沒資格在這里胡言亂語,只是感覺現在的人似乎真的都比較浮躁,張口閉口互聯網思維,我要去跟誰談項目如何如何,哎!就編到這里吧!!我去搬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