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回鄉這幾日,所見所聞甚多,也覺得很奇怪,為什么信息社會如此發達,這里附近的村民仍然落伍。幾乎每個人都有部幾千元的手機,在那里聊微信,還有的在看各種網站的電視劇。老人、婦女、孩子,還有少數的男人在做祖祖輩輩留下的基業,耕地或者經商。孩子們放學便一股腦地沖向小賣部,跟老板討價還價買各類廉價的看起來令人擔憂的食品,老人們的隊伍夾雜少數的年輕婦人,在小賣部門口等著自家的孩子,還時不時也參與討價還價的口水戰中。一打聽,是這樣的日子每天如此!我在母親的店里,也見過許多抱著嬰幼期的兒童,一邊給孩子塞各種零食,一邊給自己買各種零食的年輕媽媽們。跟她們談飲食合理,似乎對牛彈琴,一問才知道普遍的文化水平不高,奶奶是文盲,父母基本上初中未畢業,還說“讀書無用”!
? ? ? 在教育上,更能見質量一般。孩子的作業家長輔導不了,去了學校老師教的東西很少。曾經,我也在學校做了一年多的微機老師,對學校的師資環境還是了解的,用心和敷衍,一看學生便知。這么多年,老師的工資漲幅不多,時代卻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學質量一落千丈!這些留守兒童,莫談指望父母,連老師也指望不上!而環境改變人的心態,我家一位店員說:“過年過節誰家都開小車回來,讀不讀書,還不是一樣能在外面賺到錢?!”一部小車,就改變了教育的價值觀念!不否認,這十年來,鄉親鄰里的富人越來越多,其中不乏產業過千萬的老板,像這樣的就考慮把老婆孩子一并帶走,而那些年入百萬以內的,仍然選擇讓他們留守。
? ? 飲食與教育,還是令人揪心的!更令人擔憂的是留守之家的愚鈍,能據為己有的絕不客氣,比如總是不相信政府部門,這也是貪官污吏留給他們的傷害。他們的心里,只愿意信任自己的直覺,而無法接受任何形式的交流。“一切事物活動的目標,一定是對我有利才行。”然而這個利是物質,并非精神層次。聽店員們說,這幾年很多外來奸商活動,騙了一些人,這些都是可以想到的,于是鄉鄰們只對了解和預防各種騙術感興趣,內心其實還是淳樸,只是更愿意相信自己。據說鄉親還有改變外鄉人的本事,因為有許多基層干部都是外來的大學生,時間久了,愛莫能助,便默認他們的生活方式。
? ? ? 留守之殤,這痛的難以言喻。我看不見這些兒童的學習希望,從幼兒園到初中,這些孩子只懂得跟生活討價還價。留守婦女在家一邊照顧家庭,一邊做廉價勞動力,而她想要的是改變物質,物質生活的時代,并非活的很有質量。誰把農民的生產力高價賣出,而只給他們微薄的利潤?!都說教育是祖國的未來,真的是這樣嗎?看得見的地方都是表面文章,看不見的他們也在那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