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要習得的技能就是“寫作”,作為一個理工男,一直覺得寫作是一件相當難的事情。好的文章既要文筆好,又要言之有物讓讀的人有收獲。而我的作文水平在高考后,就沒有再提高過反而一直在下降。直到最近看了很多個人微信賬號的文章,才發現原來“寫作”也是項可以習得的技能。在將來“寫作”這項技能會越來越重要,現在抓緊學會才能活在未來。
一.刻意練習,拓寬神經元之間通信通道
今早聽了小六關于《刻意練習》中“心理表征”的分享,其中講到當我們在想東西的時候,其實是大腦中的神經元在放電,并試著互相聯通傳遞消息。如果我們經常練習某件事情,那相關的神經元之間的通道會越來越寬,速度也越來越快。所以想要學會“寫作”,每日練筆是必須的。
既然每天要寫,那就一定會遇到“今天寫什么?”的問題。因為沒什么可寫,而把文章寫成流水賬,那估計沒人想看你寫的文字,連你都不想看!日更必然迫使自己“日輸”(每天看書,輸入新知識新想法)。要把每天看到的知識,接到原來自己的認知體系中,融合消化后再輸出。但畢竟是新知識,所以寫之前要畫一張思維導圖,這樣才不至于丟東拉西,也不會邏輯混亂。
最近在學畫思維導圖的方法和工具,如果大家有好工具或書籍推薦,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告知。
二.文字“函數”
“函數”是編程中的術語,意指為了得到特定結果的代碼塊。比如:add()是一個加法函數,只要往這個函數中輸入“1”和“3”,然后運行函數,那就會返回計算結果“4”給你。而在早上的分享中小六也指出,國際象棋大師只所以厲害,是因為他們腦中存儲了5萬多個棋譜“數據塊”。在我這個偽程序員眼里,這里的“數據塊”簡直就是函數的代名詞。下棋時,國際象棋手根據實際棋譜的走勢,會在腦海中里搜索合適的“數據塊”應對。那么,棋譜的走勢就是輸入,“數據塊”是函數,而運算結果就是下一步棋的走法。
那么有沒有文字“函數”呢?我想應該是有的,不是有句俗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嘛!我覺得,應該選擇一種文風,持續地讀,持續地背。把精妙的用詞,巧妙的構思,變成一個一個的函數存入你的大腦。一旦破萬,必是略有小成時。
像我比較喜歡阿城的文字,打算先從《遍地風流》開始,遍抄遍背一個個輸入大腦中。
這些就是我今天的小得,每天進步一點點,其他的就交給復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