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ow to Read a Book
背景
如果你閱讀是為了獲取信息而不是消遣,如何盡量多的領會到書或其它形式的資料中的信息?當然,從頭到尾的讀完是個不錯的選擇;尤其對于小說來講,不得不這樣做。但是,生活中經常閱讀的是文章、雜志、說明文檔、論文,非虛構類書籍等。看這類資料的目的是獲取需要的信息、學習新的知識。所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非常重要。下面介紹一些策略和方法,養成這些習慣將受益終生,不論你將來從事哪個領域。
方法
最基本的,要抓住作者的假設、證據和結論,這比記住書中的每個細節更重要,畢竟大部分細節會忘記。其次,要知道作者最核心的觀點,并把它記錄下來。方法要點:
對書的內容有個總體把握。關注書中的主要討論部分和證據比記住每個細節重要,理出內容的框架比閱讀每個字重要
設置閱讀的時間。根據閱讀的時間為每部分分配合理的時間
有目的性的閱讀。?這樣會更享受閱讀的過程,并且記住的東西更多
積極的閱讀。 別一直跟著作者的思路走,根據自己的需要跳讀
讀三遍。 第一遍瀏覽,第二遍仔細理解,第三遍做筆記
用輔助工具。 使用做筆記的工具
理解作者的背景和所在機構。 這是篩選資料的一個好方法
用多種方式重復練習學到的東西。寫作,講解等方法幫助你理解和記憶?
設置閱讀時間
一來會有一種緊迫感。另外,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會激發一個人的潛力,會更有效率。
有目的性的閱讀
讀完一本書,要了解作者的背景,書中討論的內容、證據、結論。找到其中不是很有說服力的結論與證據。嘗試就自己的觀點與作者辯論。另外,假想自己給一份雜志寫一篇關于本書的概述。
積極的閱讀
知道這本書的主要觀點。作者是如何得到此觀點的?書中存在的問題是?
了解作者背景和所在機構
了解作者的背景(教育/工作/生活),有助于你判讀內容的質量。不同機構的作者寫作的動機、標準和原則不同。譬如,教授寫文章更看重內容的質量,而雜志的筆者是為取悅讀者。?????????????????????????????????????
了解作者的職業,寫作目的,目標讀者,研究工作的資金來源
辯證的看待作者觀點中的偏見與insights
讀三遍
- 第一遍,快速瀏覽獲取作者的大概目的,方法和結論。標注那些看起來重要的部分,帶著一些疑問,在第二遍中解決
- 第二遍,批判性的抓住核心觀點,并思考辨析作者的觀點和證據。關注開頭結尾和major section.回答第一遍產生的疑問
- 第三遍,記住書中的核心內容,對討論證據和結論做個簡要的記錄,盡量用自己的話表達。
時間安排
注意力集中時間一般不超過1小時,所以盡量間歇性閱讀。此外,因閱讀的開始和結尾會有些分心,未進入狀態,所以要達到1小時的高效閱讀,大概需準備75min。
一般250頁的書。15min(第一遍),4h(第二遍),20-30min(第三遍)。此外,需考慮材料的重要性,難度,時間。再計劃投入時間
用輔助工具
需要做精煉的筆記(按自己所理解的表達),幫助你在第二次閱讀時間抓住重點,并且這是鍛煉批判習慣的能力的重要途徑。
選擇的筆記管理文檔要能夠處理多種格式的文檔,如pdf,新聞....
推薦一個Mendeley.
總結???
閱讀像武術/棒球/烹飪一樣,需要反復練習才能學習記憶。因此,讀完書后,回顧一下自己學到什么,與作者的觀點進行辯論。
閱讀/寫作/講述/聆聽/可視化這些活動占用大腦的不同部分,所以多樣化的練習能達到做好的學習記憶效果。并且讓新學到的知識融入自己所構建的知識體系中。
做到上述這些閱讀習慣并不容易,需要反復練習至少幾個月才能扔掉多年養成的被動而輕松的閱讀習慣,并養成習慣。當然大多數都失敗了。正因如此,養成這樣的習慣會受益終生,不論你從事哪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