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公元559年)
1、
春,正月二十一日,北周太師宇文護上表歸政,北周天王宇文毓(本年二十六歲)開始親理政務;但是兵權仍舊由宇文護掌握。
北周初次將都督軍州事官職改名為總管。
2、
王琳召桂州刺史淳于量。淳于量雖然表面上與王琳聯合,而暗地里與陳國通謀。
二月三日,陳帝陳霸先任命淳于量為開府儀同三司。
3、
二月二十四日,侯瑱引兵焚燒北齊舟艦于合肥。
4、
二月二十八日,北齊主高洋在甘露寺禪居閉關,只有軍國大事才向他匯報。尚書右仆射崔暹去世,高洋到他的府第吊唁,對他的妻子李氏說:“你想不想崔暹?”回答說:“想。”高洋說:“我送你去見他。”于是親手斬了崔暹的妻子,把人頭扔到墻外。
5、
北齊斛律光率騎兵一萬,攻擊北周開府儀同三司曹回公,斬曹回公,柏谷城主薛禹生棄城逃走,于是占領文侯鎮,設立戍衛部隊,構筑柵欄工事,然后班師。
6、
三月十一日,北齊任命侍中高德政為尚書右仆射。
7、
吐谷渾入寇北周邊境;三月二十三日,北周派大司馬賀蘭祥迎擊。
8、
三月二十九日,北齊主高洋抵達鄴城。
9、
南梁永嘉王梁莊抵達郢州,遣使入貢于北齊。王琳派部將雷文策襲擊后梁監利太守蔡大有,殺死蔡大有。
10、
北齊主高洋任東魏丞相時,膠州刺史、定陽文肅侯杜弼為長史,高洋將要受禪,杜弼諫止他。高洋問他:“治國應當用什么人?”回答說:“鮮卑人只能在車馬上生活,還得用中國人。”高洋認為他是譏諷自己(高洋是漢人,但是是鮮卑化的漢人),懷恨在心。高德政掌權用事,杜弼不肯聽他指揮,曾經在眾人面前當面頂撞高德政;高德政數次向高洋說杜弼壞話,杜弼仗恃自己是高洋舊部,從不疑心高洋會對他不利。這年夏天,高洋酒醉,想起杜弼前后累積的各種過失,派使者前往膠州,將杜弼就地斬首。既而后悔,派驛馬車去追,已經來不及。
胡三省注:
高德政進杜弼的讒言,卻不知道楊愔要害自己;杜弼仗恃自己是勛舊大臣,而不擔心會被高德政陷害。昏昏于利欲之中,只知道害別人,不知道自己也要受害的人,太多了。
華杉曰:
伴君如伴虎,這人人都知道。但是,大臣們的關注點,總是如何把這猛虎引向自己的政敵,吃掉別人,而不是防范自己不要不要被吃掉。人性的報復心,攻擊性,總是會壓過他的防御心。這是一種認知心理缺陷,看不見自己的危險,只看見扳倒別人的機會。《中庸》,子曰:“人皆曰予知,驅而納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予,就是我。罟(gu),漁網,攫(jue),機欄,都是抓魚的。陷阱,抓野獸的。人人都說“我知道!”但你把他往那坑里帶,他也不知道避。
人人都想趨利避害,但是人的眼睛,總是只見其利,不見其害。
11、
閏四月二十五日,北周命有司制定新歷法。
12、
閏四月十一日,陳國朝廷派鎮北將軍徐度將兵在南皖口筑城。
13、
北齊高德政與楊愔同朝為相,楊愔時常忌恨他。北齊主高洋酣飲,高德政多次強諫,高洋不悅,對左右曰:“高德政總是以精神凌逼于人。”高德政懼,稱病,想要找到退出的辦法。高洋對楊愔說:“我很擔憂德政的病。”楊愔說:“陛下如果用他為冀州刺史,病當自愈。”高洋聽從。高德政看見委任狀,即刻起床。高洋大怒,召高德政,對他說:“聽說你病了,我給你扎針。”親自用小刀刺他,血流沾地。又讓把他拖下去,斬去雙足,劉桃枝執刀不敢下,高洋斥責劉桃枝說:“你的人頭馬上就要落地了!”劉桃枝于是斬去高德政三個腳指頭。高洋的怒氣還未消解,把高德政囚禁于門下省,當夜,以毛氈裹了,用車送還其家。第二天早上,高德政的妻子拿出家中珍寶,堆滿四床,想要拿去托人救命,皇帝高洋突然到他家,看見珍寶,怒道:“我內府里尚且沒有這些東西!”詰問是從哪里得來的,說都是諸元氏的賄賂,于是將高德政拖出,斬首。他的妻子出來跪拜,也斬首,同時斬了他的兒子高伯堅。
任命司州牧彭城王浟為司空,侍中、高陽王高湜為尚書右仆射;閏四月十九日,任命高浟兼太尉。
14、
北齊主高洋封兒子高紹廉為長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