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杉版資治通鑒【1280】養狗咬人,酷吏出場。2021-08-07

4、

高歡進兵到陜縣,宇文泰派開府儀同三司達奚武等拒戰。東魏行臺郎中封子繪對高歡說:“統一東西方,正在今日。當年魏太祖曹操平定漢中,不乘勝取巴、蜀,失在遲疑,后悔無及。愿大王不以為疑。”高歡深以為然,召集諸將商議進止,都認為“野無青草,人馬疲瘦,不可遠追。”陳元康說:“兩雄交爭,歲月已久。如今幸而大捷,是上天授給我們的機會,時不可失,當乘勝追擊。”高歡問:“若遇伏兵,你怎么辦?”陳元康說:“大王之前沙苑失利,他們尚且沒有伏兵;如今奔敗若此,何能遠謀!如果舍而不追,必成后患。”高歡不聽,只派劉豐生率數千騎兵追宇文泰,自己率軍東歸。

宇文泰召王思政于玉壁,準備讓他鎮守虎牢關,王思政還沒到,而宇文泰已經戰敗,于是讓他鎮守恒農。王思政入城,下令大開城門,解衣而臥,慰勉將士,表示不足畏懼。后來過了數日,劉豐生至城下,忌憚,不敢前進,引軍退走。王思政修城郭,建起城樓、瞭望塔,開墾農田,積蓄糧草,于是恒農才開始有了守御之備。

丞相宇文泰請求自貶,西魏主元寶炬不許。這次戰役,西魏諸將都沒有功勞,唯獨耿令貴與太子武衛率王胡仁、都督王文達力戰功多。宇文泰想要把雍州、岐州、北雍州這三州授給他們,因為三州有優劣,命他們抓鬮決定。于是賜胡仁名為胡勇,耿令貴名耿豪,王文達名王信,以表彰他們的功勞。并廣招關、隴豪杰,以增軍旅。

東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將要叛變時,秘密派人煽動冀州豪杰,讓他們做內應,東魏派高隆之乘驛馬車前往慰撫,由此得以安定。高澄寫密信給高隆之說:“高仲密枝黨羽中與他一起投西的,應該全部逮捕其家屬,以懲誡警告后人。”高隆之認為既然已有恩旨寬大處理,沒理由反悔改變政策,如果再逮捕治罪,向人民顯示朝廷不講信用,如果引起驚駭騷擾,損失一定不小,于是啟奏丞相高歡,沒有照辦。

5、

南梁任命太子詹事謝舉為尚書仆射。

6、

夏,四月,林邑王攻打東魏叛軍首領李賁,李賁手下將領范修擊破林邑王于九德。

7、

清水氐人酋長李鼠仁,乘西魏戰敗,據險作亂。隴右大都督獨孤信屢次派軍攻擊,不能攻克。丞相宇文泰派典簽、天水人趙昶前往曉諭,諸酋長聚議,有的想投降,有的不愿意;其中不愿意的人,打算誅殺趙昶,趙昶神色自若,辭氣更加嚴厲,李鼠仁感悟,于是相率投降。氐人酋長梁道顯叛變,宇文泰再次派趙昶去曉諭招降他,把他們四十多個酋長并部落遷移到華州安置,宇文泰即任命趙昶為都督,管轄他們。

宇文泰派間諜潛入虎牢,命守將魏光固守。間諜被侯景截獲,把信改成:“宜速去。”然后放間諜入城,魏光連夜遁走。

侯景抓獲高仲密妻子,送到鄴城,北豫州、洛州二州重新回到東魏版圖。

五月三日,東魏慶祝克復虎牢,將死罪以下囚犯,都降一等處罰,唯獨不赦免高仲密一家。丞相高歡因為高乾有起義功勛,高敖曹又戰死沙場,高季式又先自首,都為他們求請,免除他們連坐之罪。高仲密的妻子李氏當死,高澄盛裝見她,問道:“今天怎么樣?”李氏默然,于是納她為妾。

五月六日,任命侯景為司空(賞平虎牢之功)。

胡三省曰:

高澄為了漁獵美色,既逼得帝國元勛外叛,又使父親幾乎命喪沙場,惡性不改,又盛裝炫耀自己權勢,征服一個女人。之后發生楊燕之禍(見公元580年記載),叔侄相屠,矛盾都是因李氏而起。這豈不是天意!

8、

秋,七月,西魏大赦。任命王盟為太傅,廣平王元贊為司空。

9、

八月八日,東魏任命汾州刺史斛律金為大司馬。

10、

東魏派兼散騎常侍李渾等出使南梁報聘。

11、

冬,十一月八日,東魏主元見善到西山狩獵。十一月十九日,還宮。

12、

高澄上奏,自請解除侍中職務,東魏主任命他的弟弟、并州刺史、太原公高洋替代他。丞相高歡筑長城于肆州北山,西自馬陵,東至土墱(deng),四十日完成。

13、

西魏諸州牧、郡守一起謁見丞相宇文泰,宇文泰命河北太守裴俠出列,單獨站立,對諸州牧、郡守說:“裴俠清慎奉公,為天下之最。有自認為跟裴俠者,可以和他站在一起!”眾人默然,都不敢回應。宇文泰于是重賞裴俠。朝野嘆服,稱他為“獨立君”。



十年(公元544年)

1、

春,正月,李賁自稱越帝,設置百官,改年號為天德。

2、

三月九日,東魏丞相高歡巡行冀州、定州二州,查核河北戶口損益,并到鄴城朝見。

3、

三月十日,南梁皇帝蕭衍前往蘭陵,拜謁建寧陵(蕭衍母親陵墓),令太子入守宮城;三月十七日,再祭拜脩陵(蕭衍亡妻陵墓)。

4、

三月二十二日,東魏任命開府儀同三司孫騰為太保。

5、

三月二十五日,南梁皇帝蕭衍巡幸京口城北固樓,更名為北顧樓;二十六日,回到賓亭,宴請鄉里故老及所經近縣迎候者,老少數千人,各賞錢二千。

6、

三月二十八日,東魏任命高澄為大將軍、領中書監,元弼為錄尚書事,左仆射司馬子如為尚書令,侍中高洋為左仆射。

丞相高歡多在晉陽,孫騰、司馬子如、高岳、高隆之,都是高歡的親信舊友,委以朝政,鄴城人稱之為“四貴”,其權勢熏灼中外,又大多專權恣意,驕縱貪暴。高歡想要削減他們的權力,所以任命高澄為大將軍、領中書監,把門下所掌機密事務,全部總歸到中書省,文武百官的賞罰,都向高澄稟告。

孫騰見高澄,態度不夠恭敬,高澄呵叱左右,將孫騰從座位上拉下來,用刀柄捶打,教他站在門外。太原公高洋,在高澄跟前向高隆之下拜,稱呼他為叔父,高澄怒罵高洋。高歡對群公說:“兒子長大了,你們注意回避他。”于是公卿以下,見高澄無不聳懼。庫狄干,是高澄姑姑的女婿也,從定州來謁見,站在門外,三天后才得到接見。

高澄想要把自己心腹安排在東魏主元善見左右,擢升中兵參軍崔季舒為中書侍郎。高澄每次向皇帝上奏折,有所諫請,有時文辭繁雜,崔季舒就為他修改通順。而皇帝回復高澄父子之話,也常與崔季舒討論,皇帝說:“崔中書啊,就像我的乳母一樣。”崔季舒,是崔挺之的侄子。

7、

夏,四月一日,南梁皇帝蕭衍從蘭陵回京。

8、

五月一日,西魏丞相宇文泰到長安朝見。

9、

五月十一日,東魏派散騎常侍魏季景出使南梁報聘。魏季景,是魏收的族叔。

10、

尚書令何敬容的妾的弟弟盜賣官米,何敬容寫信給領軍、河東王元譽說情;五月十四日,何敬容被免官。

11、

東魏廣陽王元湛去世。

12、

西魏瑯邪貞獻公賀拔勝在東方的兒子們,全部被丞相高歡誅殺,賀拔勝憤恨發病而死。丞相宇文泰常對人說:“諸將對敵神色皆動,唯獨賀拔公臨陣如平時,真是大勇!”

13、

秋,七月,西魏更改度量衡,命尚書蘇綽損益三十六條制度,總編為五卷,頒行。又搜索簡選賢才為州牧、郡守、縣令、縣長,都依新制而派遣。數年之間,百姓稱便。

14、

北魏自正光年以后,政刑松弛,在位官員大多貪污。丞相高歡啟奏,以司州中從事宋游道為御史中尉,高澄堅決請求讓吏部郎崔暹擔任,以宋游道為尚書左丞。高澄對崔暹、宋游道說:“卿一人處南臺,一人處北省,當使天下肅然。”崔暹選畢義云等為御史,時人都稱贊他用人得當。畢義云,是畢眾敬的曾孫。

高澄想要提高崔暹威勢,諸公在坐,令崔暹后到,先通報姓名,然后兩眼望天,慢慢步入,兩人在身后為他拿著衣襟;高澄以平等地位起身與他相對作揖,崔暹也不謙讓,直接就坐,酒過兩巡,即刻辭去。高澄留他吃飯,崔暹說:“剛才接到皇上敕令,要去御史臺查案。”不等飯菜上桌,直接就走,高澄走下臺階相送。有一天,高澄與諸公外出,到東山,路上到崔暹,崔暹衛隊拿著紅色開道棍,打了高澄前導衛隊,高澄回馬避讓。

尚書令司馬子如自認為是丞相高歡故人,又身當重任,意氣自高,與太師、咸陽王元坦貪黷無厭。崔暹前后彈劾司馬子如、元坦及并州刺史可朱渾道元等罪狀,都做出最嚴厲指控,引用最嚴重的條款。宋游道也彈劾司馬子如、元坦及太保孫騰、司徒高隆之、司空侯景、尚書元羨等。高澄逮捕司馬子如下獄,一夜之間,頭發盡白,口供說:“司馬子如從夏州就帶了一根木棍投奔相王(高歡),大王給了敞篷車一乘,彎角母牛及小牛犢一頭,小牛犢在路上死了,彎角母牛還在,除此之外,其他財產都是在別人那兒取來的。”丞相高歡寫信給高澄說:“司馬令,是我的故舊,你應該寬待他。”高澄就在大街上停下馬,下令把司馬子如釋放帶來,為他解開枷鎖。司馬子如懼怕說:“不是要在這里動手吧?”

八月二十一日,削奪司馬子如官爵。

九月三日,任命濟陰王元暉業為太尉;太師咸陽王元坦以親王身份回家,元羨等皆免官,其余處死或罷黜的人很多。過了很久,高歡見到司馬子如,哀憫他的憔悴,讓他把頭靠在自己膝蓋上,親自為他抓虱子,賜給他酒一百瓶,羊五百只,米五百石。

高澄對諸顯貴極言褒美崔暹,并且警告他們聽話。丞相高歡寫信給鄴城諸權貴說:“崔暹居于憲臺,咸陽王元坦、司馬相如都是我布衣時期的舊友,尊貴親昵,沒有超過這二人的,而同時獲罪,我也救不了,諸君自己謹慎!”

宋游道上奏駁斥尚書錯失數百條,尚書省中豪吏王儒等都被鞭打斥責,令、仆已下都側目而視。高隆之誣告宋游道有不臣之言,罪當死。給事黃門侍郎楊愔說:“養狗,就是要他叫;如今因為它叫了幾聲就殺他,恐怕將來沒有狗愿意叫了。”但宋游道竟因此被除名。高澄對宋游道說:“你早點跟我去并州,不然,他們遲早會殺了你。”宋游道跟高澄到晉陽,任命為大行臺吏部。

華杉曰:

權貴驕縱不法,君王就要動用酷吏,放狗咬人。崔暹、宋游道就出場了。酷吏無所忌憚,越殘暴越好,越不守過去的慣例,就越是政治正確。而權貴們還按老規矩出牌的,就要倒大霉。不過,酷吏咬人太多,而且咬的都是樹大根深的權貴。所以,自己要想平安降落,也不容易。不被君王拋棄,用完就扔,就是萬幸了。這也是歷代不斷重復的老戲碼。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