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宿舍樓,我根據胖頭魚的指示,繞到了宿舍樓后面,走向教學樓。
我一邊走一邊想,這里沒有早操也就算了,怎么連升國旗儀式都沒有,不對,這里壓根就沒有國旗,那婦孺皆知的代表聯合王國的米字旗在整座學校無處可尋,難道這里的國家意識那么淡薄嗎……
后來我只在學校里偏僻的一個不知名小樓看到上面插著一個白底紅十字旗,我開始還以為那里是醫務室才會插紅十字會旗,不過這個旗子比一般紅十字會的拉伸了一點。
幾秒后,突然才想起來游戲《實況足球》里選過的英格蘭隊是這個旗幟,才知道那是英格蘭國旗……
想著想著,我一抬頭,猛然發現這里也有一片大海,而且近在咫尺!
這大海顏色和在南部B小城看到的湛藍不同,有點黃得像黃浦江和東海的顏色,甚至乍看還更深一點。
風潮很大,海浪被吹得一陣陣地翻滾過來。由于地勢遮擋,看不到海灘,但感覺似乎沒什么人,很空曠的樣子。
看來我和英國的海還真是有緣,唯二到過的地方都是海邊,而且都離得那么近。
不過這個學校旁的海,看上去是那么波濤洶涌,那么冷酷寂寥,一點也不親切。
所以,雖然這次算是直接住在海的貼隔壁,我卻沒有想立刻去這海邊漫游的沖動。
看完海,我轉身走入教學樓,這是一棟依然沒有現代化氣息的老式大樓,和其他樓一樣,像一百多年前造的。
上了樓梯,我找到了我的教室,第一節課是數學課。
教室面積不大,放著幾張簡易的桌子和塑料椅子,只能坐十幾個人。
數學老師是位老爺爺,頭發略禿,戴副無框眼鏡,西裝筆挺,顯得頗有風度。
我找了個位子坐下,桌上放著嶄新的數學課本,比16開稍大一點,印刷得很精美,像彩色圖書一樣,比國內質量粗糙的教科書好多了。
這時,突然想到我小學的班主任,是位非常喜歡我的女老師,每個新學期開學發新課本,她喜歡讓我們把書的封面包起來,我就會把書帶回家讓媽媽包,通常是用一些廢雜志或硬板紙做包皮。
上了初中后,不好意思再讓媽媽包了,可又想偷懶,就請比較要好的女同學幫我包了。這個習慣我一直保留到出國前。
看著面前的英國教科書,如此精致,似乎沒有包起來的必要,再抬頭看看紳士般的英國老師,我意識到,我在英國的正式學習生活已經開始了。
“Hello ladies and gentlemen!I am Dr Murphy.”老師用帶有磁性的嗓音說道。
我聽了差點笑出來,就我們這幾個小赤佬和小娘精,還稱我們為gentlemen和ladies,不是消遣我們吧。
心里又想,這個人自稱Doctor,應該是博士的意思,你這個博士來教我們中學生不是大材小用嘛。
更夸張的還在后面,他又介紹說自己畢業自英國最好的那兩個大學之一。
乖乖!怪不得這個老師氣度不凡,原來如此優秀。不過我不禁想問……你干嘛要待在這個窮鄉僻壤和我們一起受苦?
那么厲害的大學畢業的博士,不是應該在很高檔的企業或是政府工作嗎?
這些疑問我暫時不敢問出口,沒有那么熟,也怕傷了人家老師的自尊。
然而,我對他還是非常尊敬的。我本以為上了中介的當,來到這么破的學校,這里教書的老師小時候應該都是英國的三校生。
我看到課本上印著“OCR”,后來知道這是英國出教材的機構名稱,我們學校都是用OCR的,其他有些學校用的教材叫Edexcel和AQA,這些相當于上海教材的S版和H版區別。
我后來還得知,這種教科書價格不菲,一本要幾十英鎊,貴的要上百磅。幾百上千元人民幣一本書對我來說太匪夷所思,那時候的我在上海買一本10塊錢的漫畫書都不太舍得。
開場白結束,老師開始給我們上第一節數學課。
我發現這里用的黑板是白的,用像水彩筆一樣的粗筆在上面寫字,然后用板擦擦掉,比粉筆環保。
老師邊寫邊說了幾句后,我發現沒有遭遇特別的語言障礙,基本都能聽懂。
那時候不敢覺得是自己能力強,只是感嘆原來國內的英語基礎教育這么強,似乎不用讀什么語言學校也可以直接聽懂啊。看來那一次次英語課文和單詞沒白背,那一張張用2B中華鉛筆填寫的英語考卷答題卡沒白做。
同時,我覺得自己和爸媽都被中介騙了,白白去語言學校花了那么多錢。當時還沒有提成和回扣的概念,否則會更氣憤。
奇怪的是,這Dr Murphy沒有明顯的英格蘭北部口音,不像之前語言學校老師David表演得那么夸張。
然而,還是有很多專有名詞要背,我最討厭的幾何在這里又煩了。出國前只知道三角形叫triangle,在這里學到了四邊形叫quadrilateral,五邊形是pentagon,還要背六七八九十邊形,前綴好像都是拉丁文的數字叫法。
我感慨道,還是我們漢語簡單,我到現在都不知道十六邊形英文怎么叫……
課上到一半我就傻了,什么Differentiation,Integration都是國內沒有學過的東西,我都不知道英文怎么說,查了文曲星才知道是微積分,可當時連中文的微積分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說好的歐美中小學理科比國內簡單呢?我預感到接下來的日子有的苦了……
課上著上著我開起了小差,一轉頭,我看到窗外一望無際,有一大片屬于學校的綠草地,好幾個足球場那么大,旁邊就是深黃色的大海。
這樣的自然風光縱使比不上B小城,也比我那操場上只能看到居民樓、周圍只有勞教所和戒毒所的上海高中強一萬倍。
我忽然發現遠處有一座黑塔,不像上海的東方明珠,倒很像圖片里見過的巴黎埃菲爾鐵塔,在周圍都是一二層樓高的平房之間,顯得特別鶴立雞群。
塔看上去很小,我估計是因為離這里非常遠,十幾公里的樣子,印象中高樓林立的上海沒有過這樣的能見度。
不一會課快上完了,我和旁邊兩個中國南方人模樣的學生搭話,得知他們是香港人,住在我旁邊的House。
我又環顧了四周,發現除了這兩個香港人就只有我們一同從上海來的六個男生和兩個女生,一個英國人都沒有。
這樣的尷尬場面讓我感到五味雜陳,雖然身在一個正宗的英國當地學校,上課的卻只有我們中國人。想象中和英國同學一起友好互動的場景沒有出現,想象中和漂亮英國女生的邂逅更連影子都沒。
這和《成長的煩惱》中學生上課的場景不一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