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大叔說】在簡書的 第21篇 文章
“嘟嘟,戰斗的號角已經吹響,敵軍還有五秒到達戰場,歡迎來到王者榮耀。”
“叮鈴,上樓的電梯已經到達,工作還有五秒到達戰場,歡迎來到職場榮耀。”
在游戲中,我們扮演不同的戰斗角色,拿用戶時間去換回體驗和快感。
在工作中,我們扮演不同的戰斗角色,拿工作時間去換回經驗和薪資。
這么看起來,游戲和工作好像是差不多的。
>>>>
成長:努力有時比天賦重要
兩方陣容,都有選擇英雄李白,敵方經常越塔強殺秀操作,而我方只能埋頭刷野送人頭,仿佛玩的是兩個英雄。
認識了兩個小朋友,同是一個學校,都是應屆畢業生,在同一家知名互聯網公司實習。
初次接觸的時候恰逢開新的市場,兩位都是雞血滿滿,每日加班不斷,為了每天數字的增長吶喊,為了幾個客訴愁眉不展。
后來發現兩人有些不同,特別是在老板下任務指標的時候。
一位說,“老板下任務都是往高了下的,只要完成8成就差不多了。”每次跟老板討論的時候,都反問老板:“我需要做什么?”
另一位,老板下的任務放在旁邊,評估業務后給自己定任務,一般會高老板目標2倍以上。每次跟老板討論的時候,都是先回顧一下已經做了什么,然后說“接下來,我準備做什么。”
好像有些不一樣哈。
同樣的背景,開始同樣的工作,半年后,又了解了一下她們的現狀。
“8成任務”的那位,團隊來了一名新主管,下面又招了一名實習生。用他的話是“我現在基本不需要做什么了,上面有人頂雷,下面有人干活,輕松愜意。”
另一個“2倍任務”的,已經離開那個公司,去了一個新團隊,擔任市場主管,還是每天加班到深夜,六日無休。
不評述他們的工作追求,只看現在的狀態,如果需要押注選一個的話,我會選“2倍”。
愿意主動承擔更多的,發展速度快一些,是大概率事件吧。
日拱一卒,小卒說:“前行雖慢,但我未曾后退一步。”
>>>>
視野:視角越寬,遇事越淡然
當游戲地圖上突然看不到敵方,我又孤身一人走在草叢旁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叕要死了。
有同學問我,新入職不久,老人欺負我,在我面前作威作福,在大領導面前又畢恭畢敬,我怎么和他戰斗!
我好奇:“為什么要戰斗?打敗他,你能如何,來新人了換你去欺負嗎?”
視角窄了,就會盯在一個點上看,你的行動、情緒也會受到影響。手里拿著錘子,看哪都像釘子。
三國演義中,魏國興五路兵,軍馬50萬伐蜀。“蜀國聞此消息,上下惶惶不安,傾國之危,迫在眉睫”。
朝中大小能臣都慌張了,后主劉禪必然嚇尿,“嚇得面如土色,忙問計于孔明。”
沒想到孔明“ 獨倚竹杖,在小池邊觀魚”,在家里喝茶看報,跟沒事人似的。
阿斗急赤白臉的就問諸葛亮,都打到家門口了,你怎么還這么不著調,年底分紅是不是不想要了。
孔明笑道:哪能,別慌。
“后主曰:如之奈何?”
孔明答:第一路遼西羌兵,派馬超緊守西平關; 第二路蠻王孟獲,派魏延用疑兵之計阻之; 第三路東吳,派鄧芝去游說,講和; 第四路是降將孟達,派他的摯友李嚴勸勸他; 第五路是魏國大將軍曹真,派趙云把守關隘,不出戰。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所有人慌,是慌在“已經打過來”的事件上。而孔明的視角和他們不同,他是站在戰略層面看敵方戰術。
真來的,路途遙遠就固守拒之,時間長了,自然會退。
假打的,為了利益,要么給他們更高的利益,要么就嚇唬嚇唬送回去。
職場上,有時也要心無旁騖,放寬視角,只看大方向,這樣細枝末節可能就不會再去牽扯你的精力了。
花時間多去看看厲害的人的行動方式,思考背后的原因,總結方法論,自己嘗試自己上。
胸中藏戰將,腹內隱甲兵。
>>>>
協作:團隊組合,分工前行
沖鋒陷陣的坦克,伺機而動的刺客,運籌帷幄的法師,厚積薄發的射手,默默奉獻的輔助。
每個玩家都有操作偏好,但在需要配合團隊的前提下,必須要去選擇最合理的角色去搭配陣容。
有的公司,標榜自己的文化是溫暖,像個大家庭。
這樣的意愿是好的,但卻不實際,因為大部分家庭,孩子和家長的關系是不能分開的。
想象一下,父母炒他們孩子的魷魚:“鐵柱兒,我們很抱歉,但我和你媽媽已經判定你并不是一個合適的人選。在過去的六個月里,你擺餐桌的表現一直在不斷下滑,而且你對打游戲的迷戀也沒有給家庭帶來什么價值。我們將不得不讓你離開。”
好像不科學。
實際上一個公司的內部組合更像是一個運動隊,比如足球隊。
場上隊員有門將、后衛、中場、前鋒,每個人根據自己的特點會被安排在場上不同的位置,負責不同的戰術。
每個人都能人盡其才,用不同的方式去完成手中的工作。但又不是不可或缺,狀態不好就要下來,換新人上去,磨合后也能勝任。
最終目的卻是相同,都是為了團隊戰役的勝利。
有一個餐飲團隊,已經做出3個連鎖本地品牌,加在一起二十幾個店。核心團隊是4個人,但神奇的是,其中3個人是兼職。
一個負責產品,把世界各地有爆品潛質的單品模仿回來,作為主品,再研發一些搭配的單品,作為應季副品,補充經營;
一個負責市場,做好概念打市場認知,各種合作或借勢去推爆主品,然后用副品去提升利潤;
一個負責錢,項目好,就掏錢;
一個負責運營,標準化輸出服務,招人培訓,運營合格了,就不主動管理日常工作,只是把控運營方向,這就是那唯一的全職人員。
4個人是相交多年的好友,又有這樣的默契組合在,用他們的話,“平時各自發展,偶爾組合起來,各展所長,既能見面敘舊,又能掙錢,還有什么比這種狀態更好的呢?”
成長,努力有時比天賦重要
視野,視角越寬,遇事越淡然
協作,團隊組合,分工前行
還有一句,也是游戲和職場想通的:當逆風而行的時候,不論局勢多難搞,也要相互鼓勵:“穩住,我們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