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孩子違反了規定和限制時,大人不要懲罰,也不要說教。要繼續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孩子。要避免由你來告訴孩子發生了什么事情以及應該怎么辦。你最好問一些啟發性的問題:“發生了什么事?你覺得原因是什么?你現在打算用什么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你從中學到了什么能避免下次再出現同樣的問題?”
? 這里提個醒:如果孩子習慣了父母的說教和懲罰,他可能會說:“我不知道。”這時,你應該說:“你是一個很會解決問題的人。為什么不想一想呢,半小時以后我們再碰頭,看看你想出了什么好辦法。”
? ? 父母和老師們往往會習慣性對孩子進行說教,并對孩子提要求。孩子們經常以抵制或反叛作為回應。那么,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大人要“和善而堅定”的態度語言對待孩子。以下是一些“和善而堅定”的常用語,有助于你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話語,并增進與孩子們之間的互動交流:
·等一下就輪到你啦。
·我知道你能換一種尊重人的說法。
·我很在乎你,會等到我們能相互尊重時再繼續談。
·我知道你能想出一個好辦法。
·要做,不要說。(例如,平靜地默默握住孩子的手,向孩子演示該怎么做。)
·我們待會兒再說這件事。現在應該上車了。
·(當孩子在商店發脾氣時)“我們現在要離開商店,待會兒(或明天)再來。”
以上例子只是拋磚引玉,可以根據情況舉一反三。當大人決定不再用懲罰手段時,就需要練習新的技巧。而且,你需要花時間來幫助孩子學會相互尊重和解決問題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