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坐地鐵回到住地的時候,突然想起來自己的公交卡可能余額不足。當時手機又快沒電了,結果,等我下了地鐵的時候,手機徹底自動關機了,怎么都開不了。
當我準備刷卡出去的時候,上面提示余額不足。果然想象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而這個時候更糟糕的事情是,我竟然還沒有帶現金。
于是我就去詢問充值窗口怎么辦?他告訴我他也沒辦法。我說:那我是不是出不去了?他說讓我先去保安那里充電,結果保安那里別說能充電了,保安都不帶手機的。正在我一籌莫展的時候,發現有一個阿姨正在用充電寶給手機充電。
嗯,我果斷就去詢問能否借我充幾分鐘。阿姨答應了,可是突然想起站內是沒有可以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寶支付的充值通道。只有站外才有一個機器可以充。
好吧,這個時候我就問能否用微信給阿姨轉點錢,我換點現金充值。結果阿姨也沒帶現金。這個時候呢?我看到保安那里有個出口可以不用刷票的,于是,我就給保安商量了一下,我先出站去充值,待會再回來。嗯,保安同意了。然后我就和阿姨一起出去充值后回來了。
嗯,整個過程的解決沒用多長時間。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手機沒電,我首先想的是找充電的地方,若是充電的地方找不到,那么我就得想如何借錢的辦法。找一個充電的地方相對要簡單一些,不過運氣也算可以,正好有個阿姨在站內等人,正好她有同意了。
借錢呢?就相對要難一些。被拒絕的概率大,雖然也不用借多少,就10元錢估計就夠了。根據概率來說,我只要在那里不斷地嘗試找人借錢,總會找到。
若是兩者都行不通?站內的人員總是要出去的吧?而那個出口就是保安負責。我可以和保安商量先出去的辦法,然后再回來補票。嗯,這一招也很幸運征得了同意。
若是這些都行不通呢?
還有沒有辦法呢?
還有,我還可以做地鐵回到始發站,再出去。我的卡內余額本來還有8元,就算少坐幾個站估計就可以了。然后再打車回來,或者在手機店先沖個電什么的。
反正辦法很多。
而在這次事件中,能讓整個過程變簡單的一個東西是:信任。
若是地鐵公司允許有良好信用的人暫時欠費的功能,那么我直接就可以出去。當時的情況是,那阿姨相信我借個充電寶充電不會傷害到她,那保安相信我不會就此別過。于是,就算是在地鐵機制僵化的同時,只要有信任,很多東西也會簡單。
因為信任,所以簡單。
這句話很正確。彼此不信任,那么成本就很大,如果大多數人都不借我充電寶,然后我就可能需要找上很久,我就會浪費很大的時間。如果所有的保安都不相信任何人,那么我可能走不了特殊通道。
而還有更重要的事情是,盡量不要讓自己陷入這種浪費時間精力的“絕境”之中。
但是,誰又能保證自己不陷入“絕境”呢?
陷入“絕境”的時候,我看到的是大多數人在抱怨,而不是在尋求積極的解決方案。比如,當你去趕火車的時候,然后路上堵車很嚴重,導致你到火車站的時候,火車已經走了。我不知一次在火車站聽到有人抱怨,都怪你昨天玩那么晚,今天起來晚了,所以......
反正,在他們的世界。我看到的是一系列抱怨,我看到的是一種不得不接受現實,又不斷抱怨的一種生活狀態。
打游戲中也經常這樣,很多時候被抓單了,然后一個接一個地送,這個時候,有部分玩家就會開啟抱怨模式,然后不斷指責別人。
這都是用消極的態度來對待“絕境”。
而這所謂的“絕境”往往,都是你成長的機會。
比如在我這個例子中,我不得不厚著臉皮玩“銷售“,于是可能這些”銷售“經驗,在某種程度來說就是有用的。比如,下次要讓一個陌生的客戶信任我們會按期交付產品等等。
終上所述,真正的絕境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我也相信大多數人一生難以遇到。我們遇到的都是可以解決的問題。
而只有這樣想,才有可能解決問題。如果一開始就認為完了,完了,這下完了。那么還有什么動力去解決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