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年了,我居然從來沒去過天意小商品市場!奇怪吧?我也奇怪。倒是聽說過“天意”,但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賣小商品?心里想著是亂糟糟的一個地方,加上我生來就極不喜逛商場,那樣的地方,就更算了。
上周,跟顧姐恰好去那邊有事兒,又聽說這里也在市容整治被拆之列。在馬路對面的樓上就看見“天意”這邊熙熙攘攘,五顏六色的建筑,五顏六色的人群,五顏六色的大包小包......我們倆一對視,心領神會又鬼使神差般的,走?!瞬間躋身其中。畢竟,能揀到便宜貨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一樓,全是賣首飾品的,到處飄揚著“大減價”的黃紙紅字,一堆堆一簇簇的男女們,正在各個攤位前埋頭挑揀,有擠不進去的,在外圈轉悠,伸著脖子跟賣家嚷嚷......
二樓,賣包包,從滾梯一上來,大聲吆喝的叫賣便不絕于耳。好多攤位前,包包堆了一地,大批的婦女涌動于前,看著真有點兒嚇人。完全是世紀末的感覺……
三樓,是服裝吧?我注意到每個攤位的上方都有一長匾,每個通道前也都懸掛有數字標識,很便于因為攤位多的找尋。顯然,經營者管理者都是很用心的;每個攤位也都整齊美觀且各具特色。如果不是因為要關張,人們都蜂擁而至顯得擁擠的話,估計這“天意”該是一個挺成熟挺有序的市場吧?
我想,我該買雙居家穿的軟底鞋,一打聽是在地下一層。還有地下?“天意”竟然這樣巨大而完整!地下一層還算清靜,我跟賣鞋的女老板聊了聊,女老板說:一個市場成熟期怎么也要10到15年,“天意”20年了,正當成熟期。至于為什么要拆,她們也不知道。“政府讓走就走唄……”這幾乎是每位攤主的回答,語氣之平和之順從,令人訝異。至于找沒找好要去的地方,似乎都不當緊,當緊的只是別存太多貨,能甩就甩,賠錢就賠吧!這也就是人們這些日子趨之若鶩的原因。
我真想替他們鳴不平,我也真的很奇怪:一個需要多年才成熟的市場,一個如此受普通市民歡迎和需要的市場,為什么要拆?它似乎既沒占道也沒礙著誰,靜靜于一隅履行著買賣雙方都受益的職責,為什么說拆就拆呢?
我想,如果能有官員此時肯屈身下來看看,了解了解百姓們的真正需求,收回成命,讓這里如此混亂不堪、忙于搶購或賣出因為他們生活中將永遠不再有的方便也好生計也好的慌亂,停下來,讓這里恢復往常的從容寧靜,讓小小百姓可以真正享受在長治久安狀態下的閑適和舒心,不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