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感慨:“我們怎么能不老呢,兒子都快進入退休的行列了?!?/p>
媽媽接口說:“人怎么能不老呢,但我們年紀還不算大。”
幾年不見,爸爸媽媽見到我這個年過半百的兒子,無疑十分的開心。
我心里十分愧疚,長大以后,陪伴父母的時間實在太少。每次逢年過節,老爸經常要念叨詢問我和妹妹是否回家,而老媽總是對爸爸說,他們都有自己的事業,轉臉又對我們說:“我們都很好,你們自己好好的就行?!?/p>
幾年前,我曾經對爸爸媽媽說:“等我退休了,就回家和你們一起住。”大概老爸一直計算著我什么時候退休吧。
我到家的時候,已經晚上八點多鐘,爸爸已經上床躺下了。
廚房叮叮當當交響樂進行著,老媽陸陸續續地擺上了一大桌家鄉菜。
爸爸從床上起來,出來對我說:“兒子,你喝黃酒還是白酒?”
幾年前,爸爸戒了煙,并養成了一個習慣,中午喝一點酒,晚上吃的很少,滴酒不沾,一般八點鐘就進房間了,看看電視,然后睡覺,第二天四點多鐘就起床了。
于是,我對爸爸說:“直接吃飯吧,不喝酒了。”
老爸不干了,他說:“怎么能不喝酒?媽媽準備了這么多菜,我們父子在一起喝酒的機會可不多,我陪你喝點?!?/p>
我說:“你不是晚上不喝酒嘛,別喝了?!?/p>
爸爸說:“你回來了就不一樣了,一定要喝?!?/p>
我就問他:“家里浸的藥酒還有嗎?”
爸爸連聲說有,起身就去舀酒,他給我端上來一碗,對我說:“這個酒好,我泡了好幾年了,營養好,味道也好,喝起來很醇厚。”
我們父子倆就這樣一邊喝酒一邊聊天,聊著聊著,爸爸就有了開頭的那般感慨。
父親老是忘記別人的名字,這時他就問媽媽,媽媽說:“你自己記不住,我為什么就能記???”可是,媽媽總能回憶起那個人的名字。
爸爸說:“我以前的記憶可好了,腦子反應也快,現在感覺到自己很遲鈍。”
我輕描淡寫地告訴他:“我現在也經常記不起同事朋友的名字,50歲以后,人的記憶力就下降了?!?/p>
父親是一個豁達的人,交游很廣,在附近鄉鎮頗有些名望,在當地政府官員眼里,大概相當于地方鄉紳了,每有新官到任,父親說他們都會第一時間來拜訪。但現在,新人不再記得起他了。我接口說:“時代變了,國家在發展,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p>
媽媽也說:“這不是很好嘛,以前,你們在一起高談闊論,我一個人給你們燒飯炒菜,現在我也做不動了。我們只要身體好,就是孩子們的福氣?!?/p>
我問媽媽:“媽,你現在還每天出去走路嗎?”
媽媽說:“不走了,我每天在家里也走一萬多步,今天我手機上顯示都有一萬九千多步了。”
爸爸是八點鐘上床,媽媽則每天要11點以后,廚房里有忙不完的事,第二天的飯菜,頭天晚上她都計劃好,準備好,比如豬腳燉黃豆、臘筍燒肉等等,而且不同的菜她要用不同的爐子,所以廚房有煤氣灶,院子里還有煤球爐和柴火灶,她就是這樣不慌不忙、不厭其煩地來回奔波。
妹妹回家以后,幫她一起洗菜、切菜,打打下手,她開心得不得了。
爸爸則開玩笑說,我們家是豬八戒當家,意思是說葷菜以豬肉為主。這也是我們家鄉的特色,大部分傳統菜都是以豬肉作為主料或輔料的。
為此,爸爸幾乎每天都出去買羊肉,因為我喜歡吃羊肉。我問多少錢一斤,他說六十五元。我告訴他,在上海白切羊肉一般是九十到一百元一斤。他就說:“這里的羊肉又好吃又便宜,你多吃一點?!?/p>
后來,我發現,六十五元一斤的羊肉其實是帶骨頭的,媽媽把骨頭都剔掉了,切成片,裝盤,整整齊齊地擺到了我面前。
我一年在上海吃的豬肉和羊肉,也沒有這個春節在家吃的多。
一天的家務結束,洗漱完畢,媽媽還要涂抹護手霜和雪花膏,這是她多少年的習慣。
上床前,媽媽還要在寫字臺前,攤開小本子記一些事,我看見了,問她:“還在寫日記啊?!?/p>
媽媽說:“習慣了,也不是什么日記,就是有些事留上幾筆。”
媽媽只有小學文化程度,我看見過她寫的字,就像小學生的一樣,有些字是用其他字代的,而且不少是方言的發音,并不是普通話。我能夠在簡書筆耕不輟,大概也遺傳了她的精神吧。
媽媽的身體看上去比爸爸硬朗,只是耳朵有點點背,我們說話聲音稍輕一點,她便聽不清了。
爸爸的坐骨神經痛很多年了,行動略有些遲緩,但他依然是閑不住的一個人,騎著電動車到處跑,不久前又換了一輛新電動車,他總是問我需要什么,他出去買,我說不需要,但他還是會騎車出去,把東西買回來。
早上四五點鐘,老爸就起床,在院子里忙個不停,院子里種了幾十種花草樹木,都是爸爸一點一點從外面買回來,或者是從山上移栽來的。老媽總是說,你爸就像孩子一樣,看到好的就想著自己種,有些種了一段時間又不喜歡了,就送人,或者砍掉,也花了不少錢。
我發現爸爸的視力不是很好了,他又不喜歡戴眼鏡,他房間的長虹電視機已經很多年了,我就說給他買一個更大的、現在流行的小米智能電視機,爸爸非常高興。
但我發現,爸爸把電視機擺在臥床的右側,我就問他為什么不放在床頭,爸爸說,他腰不好,吃不消坐著看電視,因此他都是側臥著看電視。
我問他:“老是一個方向,那你脖子不難受嗎?”
爸爸笑了,似乎有點不好意思,他壓低聲音對我說:“不怕你笑話,”接著關上房門,指著門后墻上的鏡子對我說:“右邊看累了,我就轉向左邊,從鏡子里看?!?/p>
真的像一個小孩一樣,媽媽說的沒錯。
每天,等媽媽燒好早飯,他就上樓來喊我?;丶业牡诙?,我一開房門,發現父親居然把我的行李箱搬了上來,我大驚,連忙接過來,對他說:“你不能拎重物的呀,傷著腰怎么辦?”
爸爸說:“我的手勁還可以,我昨晚看你不太提得上來,所以現在幫你拿過來。”
這次回來,我把很多衣物都帶回了家,以后來來回回就不用操心換洗問題了。箱子很大,是一米多的大號旅行箱,也很沉,裝滿了四季的衣服。
昨晚,吃好飯很晚了,又喝了酒,我也有腰椎間盤突出,所以打算第二天把衣物拿出來再往樓上搬,就暫時把箱子擺在了樓梯口的一個角落。
我發現,只要我稍一偷懶,爸爸就會補位。
爸爸怕我在鄉下冷,把自己的取暖器和泡腳桶都搬上來給我用,我說不冷,他還是要讓我用。我有一次泡完腳,把襪子丟在了地上,第二天一早,爸爸對我說,襪子他已經拿下去了,讓媽媽洗。
從此,我每次都提醒自己,順手把襪子洗了,晾好。
我家祖籍在板橋故里,爸爸雖然不在那里出生,也沒有在那里生活過,卻對那里的人、那里的山山水水懷有很深的感情,他說:“我每次回去,都有一種特別的親切感。”
他說,前幾天那邊的親戚又來電話,邀請他油菜花節的時候去游玩。于是我們約定,今年我和妹妹一定陪他去一趟故鄉,這也是我的心愿。
我這次一共在家里呆了十二天,是我參加工作三十多年來,和父母相處最長的一次。我心里很矛盾,回家陪伴父母,本意是想還債的,可是,我住的時間越長,爸爸媽媽就越辛苦,他們還把我當成小孩一樣照顧、寵愛。
車上裝滿了媽媽做的家鄉美食,爸爸買的羊肉,還有他親手移栽在花盆里的燈籠花、萬年青和瑞香。
臨行前,爸爸對我說:“兒子,你抽煙太多了,回去試著堅持不抽煙一個禮拜,你會發現整個人都神清氣爽了!”
媽媽在旁邊輕聲說:“煙是寬心藥,他如果沒有壓力也不會這樣?!?/p>
我的眼淚差點掉下來。
可是,當我開始寫這幾行字的時候,無論怎么強忍,淚水卻更頑強地不斷模糊了我的視線,數次中斷,才艱難地畫上句號。
世上最溫暖的,永遠是父母的的胸懷,無論你離家多少年,無論你離家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