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富帥請掩面繞道,您不需要。
女生請留步細看,了解對手,才能戰而勝之。
你臉皮夠厚,嘴巴夠甜,卻換不來女生回眸一笑?
你彎腰垂頭,獻媚堆笑,卻只等來一句“你去死吧”?
你使勁渾身解數,卻仍然單身,看著別人過節?
同學,不是你命苦,不是她高冷,而是你不懂方法,不懂女孩的語言模式和心理狀態啊!
卡卡也不懂……但有兩本書,現成的干貨,卡卡分享給單身同學,祝華麗轉身,早日脫單。
1.
首先,請看下面兩組對話。
男:周末打算怎么過?
女:在家宅著。
男:這么好的天氣應該出門呀,我們去看電影哦,聽說《美人魚》不錯……
女:我去洗澡了。
男:終于下班了,你在做什么?
女:感冒了,在家休息。
男:這兩天降溫,要多穿衣服,多喝溫水,好好休息。我同事也有不少感冒的,我沒事就在單位喝板藍根。
女:沒事的,謝謝關心。
稍微有一點情商的人都能體會到,“謝謝關心”、“我睡了”、“我去洗澡了”這些詞是女生想結束對話時的慣用詞。對男生而言,這些詞就意味著你搭訕失敗甚至追女失敗。
聊天都不在一個頻道上,還怎么進一步親密接觸?
GAME OVER。
2.
正確的搭訕方式是不能簡單地靠直覺,而是要了解女生的心理和語言特點。
從心理上來看,女生比男生更缺乏安全感,卡卡在《上海女孩提分手 差的不是房子是安全感》這篇小文中簡單地解釋過,不重復了。
心理安全感的差別決定女生更習慣于保持目前狀況的穩定,保持眼前的和諧,因為變化意味著某種冒險。女生也從聊天中收集信息,但不是為了下一步行動,所以沒有明確的目標性。
男生則不同,他們總是征服感爆棚,采集信息,然后進攻或防御。他們只關心跟目標相關的事物和狀態。
所以,適應女性思維的語言模式關注具體細節:
表達感受、描述問題、關注過去、對照眼前、羅列現象、就事論事、活在當下、以自我為標準。
適應男性思維的語言模式則抽象概括:
做出評價、解決問題、探求動機、預測未來、建立因果、推理總結、防御否定、目的優先、結果導向,以客觀為標準。
3.
日常生活中你會發現,愿意聊天的人總喜歡把話題說得更具體,而不想聊天的人則會順著話題的方向直接概括出結論,“我已經都知道,你不用再多說。” 我們把概括化的語言模式稱之為上堆,把具體化的語言模式稱之為下切。
上堆就像在對話中升起一個防護罩,拉開了你和對方之間的距離,而下切則能傳達出更友好更信任的態度。
男性思維決定男性下意識的語言模式天然是上堆的(抽象概括),自然和女生(關注細節)不在一個頻道上,不作出改變的話沒法聊天。
下面是兩個失敗案例。
男:認識一下可以嗎……
女:為什么呀?
男:因為我們很有緣(抽象概括的男性思維)或者,因為你很特別(做出評價的男性思維)
聊天失敗!誰和你有緣?
男:加個微信可以嗎?
女:我和你不熟耶……
男:人不都是從不認識到認識的嗎?(防御否定的男性思維)聊天失敗!
為啥要認識你?朋友圈賣東西的不差你一個了。
下面是據說能成功的案例……
男:認識一下可以嗎……
女:為什么呀?
男:剛才在電梯旁看見你(活在當下的女性思維),突然覺得如果不過來跟你說句話的話,我今天一定會后悔的。(表達感受的女性思維)
男:加個微信可以嗎?
女:我和你不熟耶……
男:我也覺得有點兒唐突,但實在很想認識你,找不到其他辦法了(表達感受的女性思維)
只是例子,實踐時被打臉,卡卡概不負責。
再舉一個例子,看起來更靠譜些。
妻子:昨晚干什么去了?回來這么晚?
丈夫:跟朋友吃飯去了。(抽象概括的男性思維,如果用女性思維,則會把朋友的信息講述的更具體一些:“我跟部門的xx、xxx一起去吃的飯”)
妻子:真的嗎?
丈夫:騙你我天打五雷轟。(預測未來的男性思維,如果是女性思維,則會“關注過去”:“真的,我們昨晚在xxx地吃了xx點”)
妻子:還撒謊,我昨晚在xxx就沒見到你!
丈夫:你就這么不信任我!(探究動機、防御否定的男性思維,如果是女性思維則會進一步暫時具體細節、敘述詳細經過:“親愛的,xxx、最近在xx開了家分店,你去的是哪家呢”)
PS:一個被冤枉的好人由于極度緊張會也會導致男性思維,一個有經驗的說謊者因為訓練有素卻可能會使用女性思維,所以并不能單憑語言模式就去斷定真偽,語言模式只是我們了解說話者心理的一個途徑。
4.
在男女搭訕、聊天中,男性思維不是不能用,但如果使用的話,最好要具備鮮明的觀點或者獨特的視角,人云亦云的道理或者顯而易見的結論不講也罷,會讓女生感到乏味。
比如在找女孩要電話的時候,女孩問:“為什么要給你電話呀?”即使同樣做上堆式男性思維的回答,——“因為我不是壞人”就比較俗套,——“因為你不是壞人”則比較有趣。
薦書《魔鬼搭訕學》、《魔鬼約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