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感受、接觸、總結和分析

《科學究竟是什么》

1.科學究竟是什么?科學家們不斷感受、接觸、總結、分析,探索了許久。

2.歸納主義科學觀:以事實為基礎,符合事實就留下,不符合事實就拋棄,歸納事實總結成理論,就是科學。

3.反駁:人類認知有限、觀察工具效力有限等等原因,觀察出來的“事實”可能是錯的。一旦“事實”錯了,歸納總結后的“理論”自然也是錯的。

4.否證主義科學觀:能接受時間檢驗的,有可能證明是錯的,即具有可證偽性的,就是科學。(反之,全知全能,什么情況都能解釋,沒有可證偽性的,是偽科學)

5.反駁:理論誕生之初是不完美的,人類認知認識有限,被質疑被否認的理論未必是錯的。換句話說,沒有撐住檢驗被證偽了也可能是正確理論,否認人家可能是你認識不夠。

6.結構主義科學觀:各種理論組成一套理論,一套理論得具有核心“范式”,所有研究在“范式”基礎上進行,比如化學的核心“范式”是元素論。那么,有核心范式的就是科學。

7.反駁:科學家很難接受新范式。因為新范式面對的不是舊范式的問題,對事實的判斷也完全不同于舊范式,新范式是一個嶄新的東西。舊范式很難轉移到新范式,達成科學進步。

8.貝葉斯主義科學觀:一套科學理論不是一定對或一定錯的,要看算法概率。最新科學發現等新證據越支持這個理論,這個理論是科學的概率就越高。

9.反駁:這是先有一個概率,然后調整。但是先有的那個概率是主觀的,導出來的結果始終不客觀不精準。

10.科學究竟是什么?科學家們還在探討。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