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給大家分享25個人類誤判心理學,看了兩個發現我能看明白個大概,但并不具備向大家解釋的能力,如果生硬的跟大家分享,只會讓大家不明其意,還會產生誤導,所以我還是好好學習學習其中的道理。等我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再去分享吧。
今天聽書聽的是成甲講述的自己寫的一本書,認真聽過之后體會還是很多的。里面提到了信息和知識,并提到了信息和知識的區別,只有那些能改變你行動或者認知的信息才是知識,否則是信息。我覺得這樣的定義很明確,讓我一下意識到一天我會接受很多的信息,我誤以為這些都是知識,我并沒有經過自身內化,也并沒有用其中的道理改變現狀。這本書給了我警醒作用,我以后在接受信息之后會盡量多提取一些知識。
說到信息,微博上面很多的信息重復性很高,大多都是在浪費我們的時間,但是我們還是喜歡看,主要它是根據我們的瀏覽的信息進行記錄,設計算法,然后繼續推送我們喜歡的信息或者相關的信息,從而繼續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所以大家多注意一下這點,大多數重復無用的信息對于我們來說是無效的(如果只是想消磨時間,當我沒說),當想繼續刷微博的時候提醒一下自己。
作者還在書中提到了臨界知識,通過學習和掌握少數重要但是影響廣泛的規律,并以此建立的認知,應用在各個領域中,就能形成自己的跨界競爭優勢。而這些能夠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的重要基本規律,被稱為臨界知識。這是作者對臨界知識給出的定義,我的理解是在進行跨學科學習的時候,個個學科之間的學習方法交叉的部分就是臨界知識?;谖覍ψ髡吲R界知識這樣的理解,我認為他的因果關系沒處理好,作者觀點是首先去學習那些臨界知識,但這些臨界知識對于學習這來說范圍并不明確。我認得應當多學習幾種不同學科的知識,然后取他們的交叉部分,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掌握這些知識后,再去學習更多不同學科的知識。
1469代表已經學習的不同學科的知識。中間是個個學科之間交叉的部分。同學學習1469掌握交叉學科,更好的去學12345678910的部分。
我并沒有深入的閱讀作者的書,只是聽了一個他的音頻,所以可能對他書中提到的更多細節沒有了解。我只是把我的想法寫出來,沒有否定作者傳遞到給我的那些有用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