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民中學第一輪聽評課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聽評課的過程中,我收獲了很多。
? ? 魏老師講了一節《蒹葭》。真的很佩服他的勇氣,沒有十足的底蘊,是不敢講詩經的。魏老師的吟誦很有特色,用于《詩經》,是再恰當不過了!
? ? 在簡單介紹完《詩經》之后,魏老師讓學生第一次讀《蒹葭》。學生雖然讀的字音很標準,卻完全沒有讀出那種韻味。老師就自己吟誦給學生聽。他極投入地用自己富有磁性的聲音吟誦:蒹葭一蒼一蒼一,白露一為霜。那聲音,一下子把我拉入了那個結著白霜的小河旁,詩的意境,詩的韻味,的愿為。在魏老師的誦讀中淋漓盡致地呈現了出來。
? ? 自己吟誦完之后,魏老師就一句一句地教學生吟誦,然后自己吟誦一節,學生吟誦一節,課堂上充滿了悠長的誦讀聲一一這樣的語文課堂,才是最美的。
? ? 魏老師用三個問題串起了整節課:1、你依稀看到了什么?2、你依稀聽到了什么?3、你感受到了什么?這三個問題和反復吟誦相交織,學生讀讀,思思;再讀讀,再思思,構成了一節最樸素、最有語文味兒的語文課。
? ? ? 隨著魏老師的引導,我也不由自主地進入文本之中,和學生一起,依稀看到了一條潺潺的小河,看到了河邊茂密的、結著白霜的蘆葦,依稀看到了一位曼妙女子的身影。我仿佛聽到了河水潺潺的聲音,聽到了蘆葦被風拂動的聲音,還聽到了主人公追尋意中人的匆匆的腳步聲。
? ? ? 隨后,魏老師引導學生理解,所謂的伊人,并不僅僅指意中人,也可以指自己的理想、追求、目標,將詩的主旨進行了升華。
? ? ? 這節課在學生極有韻味的吟誦中結束了。記得一位教育專家說過,評價一節課,要看學生初入課堂的狀態,以及走出課堂的狀態,以此來判斷學生在這節課中有沒有得到成長。如果以這個標準來判斷,魏老師的課是非常成功的一節課,因為學生的讀,已經從初入課堂的快節奏、無感情的朗讀,到最后極投入的吟誦,學生的變化和成長,從他們誦讀的聲音中就可以感覺到。
? ? 真希望我的詩歌教學,也能這樣充滿詩的韻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