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今年春節期間把朧村正給刷白金之后,我就一直非常想回去打角色扮演(RPG)這種對操作要求不是非常高的游戲類型。之后幾個月一直在找PS4上是不是有比較合胃口的RPG,于是就入了半首發的Star Ocean 5(SO5),沒想到猝不及防被為了口屎。打完之后一時間沒有緩過來,又開始了漫漫實驗路,直到八月杭州放G20假前兩天把最后兩篇文章投出去了才慢慢又開始騰出時間玩游戲。
在離開杭州前一個晚上,我在帶哪張游戲出門這個問題上糾結了好久,最終還是選擇了3DS版的Xenoblade(異度之刃)。之前,有幾個朋友偶爾跟我提過這個游戲,說這完全可以配得上神作二字。但是我買這游戲的初衷很簡單:我得為買new 3DSLL找個理由,其實當時我只是想要在新的Monster Hunter X里用那個模擬搖桿和3D不花屏功能。但是如果沒有對應的游戲,我就沒辦法說服自己,于是在拍下雙11降了50塊錢的new 3DSLL后,第二天早上就在咸魚上拍了一張回來,簡單打了個開頭之后覺得眼睛快瞎了就封存起來?,F在想想,當時我選擇帶Xenoblade出門可能是一時腦抽和朋友們說我要把這游戲打通的原因,但是在我打了第三天的時候就覺得這個決定真是無比正確。目前來看,這游戲可以說是我玩過最好的日式RPG了,不知道接下去的Persona 5(P5)和Final Fantasy 15(FF15)能不能頂替它在我心中的地位。
整個一周目流程打了大概80-90 hr,其中主線的內容非常長,估計占了30-40 hr。如果想直接走流程過劇情,很遺憾,這游戲等級壓制太厲害,敵我等級相差5級以上基本就沒法打了,沒有晶石(Gem)的幫助下,高等級敵人回避率極高,基本全Miss。不過這一點對敵人來說也是一樣,所以說打不過的地方可以把等級刷上去后虐。所以人說這個游戲數值上很有問題也是有道理的。不過這個游戲要是只打主線不去碰支線,那就和普通的RPG游戲沒有什么區別了,游戲里面豐富的支線任務才是我認為這個游戲能夠被稱為神作的原因之一。
由極其豐富的支線任務編織起來的人物關系網
形形色色的支線任務需要有提供任務的載體,也就是NPC角色。在大部分游戲中,大部分的NPC從游戲開始到結束都在同一個區域內來回踱步,說著同樣的幾句臺詞,讓我覺得這些人只是在運行著程序的機器人。但是在Xenoblade中,我感受道德卻是一個生活的社區,這里面的人有著自己的生活規律,有的白天在軍事區做研究,有的晚上會在湖邊納涼,因此要去找他們接支線任務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一件事情,要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才能找到。
支線任務的類型和其他游戲相類似,大體上也就是討伐、收集等。不過偶爾出現的“口信”類型支線任務非常有意思。雖然很多游戲里面也有傳口信類型的任務,但是在Xenoblade中,這類任務被大大發揚。這是為什么呢?這要從游戲里面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系統——人物關系圖開始說起。(我不知道別的游戲有沒有類似的系統,我玩的比較少,還沒遇到過。)在游戲一開始,各個NPC之間的關系并不明了,要通過不停地對話才能將相關的NPC登錄到圖上。剛開始我還覺得這個設計怎么這么惡心,純屬浪費時間。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每個NPC說內容似乎都有意無意的透露出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關系時,我瞬間覺得這個太厲害了,整個社區都活起來了。而根據網上大神們的攻略,在游戲最后五大區域的NPC們都會以某種方式相互關聯,形成一個巨大的人際網絡。這一點非常震撼,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將該游戲稱為神作的原因了。言歸正傳,“口信”類任務在人物關系圖的構建中有至關重要的角色。由于主角Shulk擁有未來視的能力,因此在對話中看到滿足不同條件后NPC關系的走向。因此,我們能夠按照自己的喜歡來左右NPC們的關系形成,這一點似乎和游戲的結局也有一點呼應,具體我就不點明了。
刻畫鮮明的主角一行
我覺得日式RPG之所以逐漸沒落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套路用爛了。這一點在Xenoblade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少年救世界的鬧劇不知道日本業界還要玩多少年,似乎不是弱小且善良的男主或者色氣滿滿的大姐姐故事就沒有辦法繼續下去了。往左看看人家波蘭大叔不過除去這一點,Xenoblade在目前的日式RPG的主旋律成長下依舊有非常好的表現。Shulk從最初的“喪妻?復仇”逐漸變為“相互理解”的期間經歷了非常多的事件,整個性格的改變可以說是水到渠成,非常自然。雖然說其他游戲,比如說SO5主角成長乍一看還比較合理,但是仔細品味總覺得哪個地方跨度特別大,讓人不知所措。為啥對小妹妹這么糾結,戀童癖?
其他人也一樣,除去日式元素的各種排列組合,每個人的性格描寫并沒有非常突兀的地方。比如說Carna從一開始就無比憎恨機神兵,到最后Gadolt擋炮便當,她的感情幾乎沒有變化,這也很符合一個家園被機神兵摧毀的人的想法。
但是,Riki也就是寵物大叔的加入讓我覺得除了在戰斗角色上和賣萌上的需要之外,就是強塞進來故意造成全種族一行人的假象。從出場一刻開始就無比出戲,這個角色從我看來幾乎是可有可無的。再說,這個世界里面其余三個種族都是人形的,只有Nopon族長得這么詭異,怎么看都是設定上為了賣萌而強制賣萌。
最后一點需要提一下的是,這群人都還算蠻正常的,沒有像某大作13里面人人都是人生導師,章節結尾處總要來感嘆一下。這種弱智的行為讓我想起小學時候寫作文總要求在最后寫句雞湯。
風景如畫的世界
這個游戲里,最讓我佩服的一點是在3DS馬賽克般的屏幕里面竟然能夠展現給我整個世界。無論是Colony 9的草地還是Valak雪山,低劣的畫面并沒有阻礙我欣賞這個世界的壯美風景。不過地圖實在過于龐大,對于我這種想去看地圖每一個角落的強迫癥來說,畫一個小時跑遍地圖是常有的事情…
還有一個小小的不滿就是這個世界的生物多樣性有點差,弄來弄去就這么幾個亞種,現在有了No Man’s Sky那種鬼畜物種生成系統之后,希望類似的游戲能夠提高下物種多樣性,不然從頭到尾就這么幾種,不夠看啊。
疑似狗尾續貂的結局
整個游戲劇情都是蠻不錯的,各種過場動畫也圓滿的交代了角色們的成長,至少沒有讓我有跳過的沖動,但是到最終章,整個美好的故事都給毀掉了,游戲又再次掉入日式RPG拔高游戲主題的怪圈中。最后的這個大團圓結局CG動畫,怎么說呢,在經歷了近百小時的冒險后,的確希望他們能得到幸福,但是這種結局似乎像給我塞了一嘴白砂糖一樣,有點反胃。
最后總結一下:
感謝制作組的努力,把Wii的游戲塞到3DS上,讓我能玩到上個世代的神作。但!是!這個游戲用New 3DSLL玩真瞎眼。
戰斗系統是自動的,如果不動他,在合適范圍內會自己打,可以走開干點別的。但是自己操作的效率會比較高。
近千個支線任務,逼死強迫癥,但是值得。
風景如畫,假期不出門,在游戲里面看看風景已經夠了。
想說的還有很多很多,但是現在寫作能力好差,沒有辦法很好的組織成語言。所以在有限的時間里面就這樣吧??傊?,這款游戲適合所有熱愛日式RPG的朋友們。因為這一部游戲,讓我看到了日式RPG喂糖式劇情的未來。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