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沒有理由。
不管受害者是否貌美如花,或者年薪200萬。
杭州有位年薪200萬的公司女高管,竟然被老公家暴了10多年。
女高管的老公,是名散打運動員。結婚以來,只要夫妻鬧了矛盾,老公都會用拳頭解決問題。
散打運動員,出手之重可想可知。這位女高管,時不時就被打得遍體鱗傷。但她從來沒有報警,也沒有去過醫院。新聞里說,“如果身上的烏青一時消除不了,她就穿長衣長褲遮起來,脖子上的傷痕她就用圍巾遮住。”
杭州市婦聯熱線曾接到一位女士的求助電話。女士說,她和老公都是某知名大學教授,老公是博士后,她自己是博士。結婚十多年,她一直受老公暴力傷害。一言不合,老公就拳頭巴掌打過來。
她給老公這樣的行為找過很多理由,比如老公做課題工作壓力大,又或者他遇到了什么煩心事。事實是,她的體貼和忍讓,換來的卻是老公動手頻率和程度的增加。
不要以為實施家暴的都是沒什么文化的莽夫,博士后照樣一言不合,就出拳頭。也不要以為家暴對象,多是沒有什么經濟能力的弱勢群體。
TED曾有一場演講,演講者是一個哈佛畢業生,擁有高學歷和成功的事業,據她所說,她曾是一個很強硬的女性,而曾經對她施加家庭暴力的那位男性,同樣也是常春藤名校畢業,曾在華爾街頂級銀行工作。
家暴事件發生后,有對受害者的痛惜和對施暴者的控訴,唯獨缺少的,是施暴者的聲音。
他們中的一些人,可能并不認為,自己有錯。
慘死的杭州女高管的丈夫許釘被江油警方成功抓捕歸案后,顯得非常冷靜。他描述案發時的情形:在暴力毆打妻子長達五個小時的時間里,自己使用了雞毛撣子和刀鞘,但絕大部分時間靠的還是拳頭。
“非常冷靜”,就證明沒有表現出懊悔、痛苦、緊張……等情緒,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對于暴打妻子這件事情,他已習以為常,內心已經接受和認可這件事。
一些實施家庭暴力的丈夫說:“我叫她安靜點,不然我要開打了。她根本不聽,還在繼續叫著。我走過去,重重地給了她一耳光”“連喂奶都做不好,孩子一直在吵”。
這部分男性認為自己比妻子能力更強,更有理性,妻子要努力達到自己的要求。
換句話說,你還沒有原諒施暴者,他就已經用各種理由說服自己,并原諒自己,甚至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我們暫且拋開極度的憤怒,相信他們說出這些話本意不是給自己找說辭,他們所認為的“我”不會毫無理由地發脾氣、“我”從來是理智的人、“我”從來不打其他女人等言論,竟往往在他們的認知里自成一套體系。但他們對妻子的“合理”懲罰與要求,只是控制和欺壓,并且已觸犯法律。
曾有不少女性辛酸地說,這么多年爭取的“男女平等”,不過是讓自己不僅要貌美如花,要賺錢養家,還要懂事持家……
在家里爭取和平的溝通,還是會被“女人頭發長見識短”“你懂什么”“真啰嗦”等言辭給回絕。
當和平的溝通被打破,男性便掌控了家庭的絕對話語權。
社會部分對男性持有的“可以理解,無法原諒”的態度,使實施家暴的男性由于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反而實現了自己的期望,從而,暴力反復發生。
而女性對家庭、感情的依戀,使她們偏向于反省自己和為男性開脫——據統計,我國有24.7%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而多數受害人為婦女、兒童、老人等家庭弱勢群體;青少年罪犯中有10%生活在家暴環境中。數據還顯示,家暴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選擇報警。
35次!那些沒能熬過35次的脆弱的生命呢?
當然是就此隕落。
更可悲的是,家庭暴力不僅與個人有關,其實是一個家庭的問題。
記者采訪就發現,杭州那位年薪200萬高管的公公,就長期對婆婆大打出手。高管的丈夫,自小就對此耳濡目染。
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他曾經用吶喊,點燃了無數人學習英語的熱情。幾年前,卻被媒體爆出,他長期對外籍妻子Kim施暴。
在采訪中,李陽承認,他自己小缺少父母的關愛,父母關系冷漠,經常彼此打罵,從小在這種環境下生長,李陽也無法和妻子建立足夠親密的關系。
主持人涂磊在《愛情保衛戰》里說道:
為什么家暴會每每不絕?因為家庭暴力是會循環的。在上一輩,如果男人覺得動手能夠解決問題,女方會在拳頭下面退縮,那么下一輩,有可能仍然會這么做。
每一起家暴背后,或許都有多重因素,但一定有種原因是:這是個習慣暴力的家庭。
我們躲得過外面的風刀霜劍,卻無法預料,惡魔是否潛伏就在我們的身邊。
我們泣血控訴,但將妻子家暴至死的丈夫可能并不覺得自己有錯。
世道已如此不易,愿你能碰到對你溫柔以待的家庭。
愿你勇敢,愿你珍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