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國》從什么是正義開始,論述柏拉圖的治國理政思想。
《理想國》開啟了哲學研究新方法
有一天蘇格拉底和格勞孔一起參加女神的獻祭儀式,正準備回去的時候,被克法洛斯(當地一個富人)的兒子邀請前往家中作客。
期間,蘇格拉底就開始跟克法洛斯還有他的兒子談起什么是正義。因為這位富人認為欠債還債就是正義,不虧欠神的祭品和人的債務就會問心無愧。
蘇格拉底沒有直接說他錯了,而是采取了一種反問的方式:“如果欠債還債就是正義的話,那么,如果你有一個朋友在頭腦清楚時交給你一把槍讓你保管,假如后來他瘋了,再跟你要回去,你到底是還給他是正義,還是不還給他是正義呢?當然是不能還給他,才是正義的。所以欠債還債就是正義,這個定義顯然是不對的。
克法洛斯被蘇格拉底根據自己的邏輯推出相反的結論,顯然有些不甘心認輸。于是,他說:“欠債還債并不簡單指物品,而是一種恰如其份的報答,正義就是把善給予朋友,把惡給予敵人。你剛才提到的例子里,那個人是我的朋友,所以,他瘋了,我不把槍還給他,才是為他好,是給予他善。所以,正義就是給每個人恰如其分的報答。”
(用我們中國人的話就是“正義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接下來蘇格拉底的一段闡述非常精彩。
蘇格拉底接著問:那既然正義就是把善給朋友,把惡給敵人,你所謂的朋友是指那些看上去好的呢?還是指那些實際上真正好的人呢?你所謂的敵人是指那些看上去壞的人呢,還是那些看上去不壞,但其實是真正的壞人呢?(蘇格拉底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你能保證你能區分出真正的朋友和還是敵人嗎?)
如果有人把好人當作敵人,把壞人當作朋友,那按照正義的定義(把善給朋友,把惡給敵人),那豈不成了幫助壞人,為害好人倒變成正義的了嗎?
而且,一個音樂家能用他的音樂技術使人不懂音樂嗎?不能。
一個騎手能用他的騎術使人變成更不會騎馬的人嗎?不能。
同樣,正義的人能用他的正義,使人變得不正義嗎?換句話說,一個好人能用他的善良和美德使一個人變壞嗎?也不能。
發冷不是熱的功能,而是和熱相反的功能。
發潮不是干燥的功能,而是和干燥相反的事物的功能。
同樣,傷害不是好人的功能。無論是傷害朋友還是敵人都不是正義者的功能,而是和正義者相反的功能,是不正義者的功能。
所以,如果“正義就是欠債還債,而所謂還債,就是傷害他的敵人,幫助他的朋友”,那么這個定義,肯定是錯誤的。因為根據我們剛才的推導,正義的人是不能傷害任何人的,無論是朋友還是敵人。
蘇格拉底用一段精彩絕綸,無懈可擊的提問與回答,讓克法洛斯意識到自己對正義的定義有矛盾之處。
正在這個時候,旁邊有一個人叫色拉敘馬霍斯,一個箭步沖上來,對蘇格拉底大吼說:“蘇格拉底,你這樣只是提出問題,然后再用別人回答來駁倒別人來逞能,算什么本事?有本事你來告訴我們正義的定義呀。你從來不正面回答人家的問題,而又總是譏諷別人說得不對,你這招兒我早就領教過了。我現在給正義下一個更精確的定義,大家都給我作證,如果我的定義,你沒辦法駁倒我,你說你該接受什么樣的懲罰吧?
蘇格拉底聽了之后,非常談定的回答他:首先,我承認自己不知道什么是正義,如果您知道答案,那就請多多指教,告訴我們,我愿意向您學習和請教。
其他人也都對色拉敘馬霍斯說:“是啊,我們也都想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正義,你快點告訴我們吧!”
于是色拉敘馬霍斯大聲地說出了正義的定義。
那么,色拉敘馬霍斯給出的正義的定義是什么呢?
下一章詳述!
《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