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北京之前,感覺是有點畏懼的,覺得這里壓力太大。
一出火車站,密密麻麻的人,酒店工作人員都穿著統一的衣服,印著不同的工號,逆著喧嚷的人群,進行著他們的工作。出站口的工作人員站的高高的,確保能看到每個旅客手里都拿著票,卻不會每個都看看是不是到本站或是不是假票,因為根本來不及,人正密集的涌出去。
我看到,感覺很壓抑。
出了站,廣場上的人更加賣力,拉客住店,甚至還有問你:姑娘,餓了吧,來吃點飯吧,就在這兒旁邊。餐廳也在站口拉客,我是第一次見的。
謝絕,去坐公交,路上有拿阿姨拿著一泡沫箱的老冰棍兜售,只要1塊錢,我想買,卻我根本沒有手去拿。找到了公交站,貌似是651,加長車,上車按路段收費,兩塊。售票員看起來很疲憊,不是勞累的疲憊,是生活的疲憊,感覺到,我卻表達不出來。
路是很寬敞的,立交橋不少,車看起來沒有太多,但耳畔轟鳴聲始終揮之不去。路上的車比別處都要高級,畢竟是首都,臥虎藏龍的地方。
到了住處,就在四環,女生公寓,條件很不錯,40一天。
室友們都禮貌而疏遠,我挺喜歡。
認識上鋪白姍姍,隔壁淄博姑娘,她一開口我就知道山東人。還有一個女孩,一直在背單詞。
天氣很熱,出去很烤,我又貪睡,拖延癥了,行程也拖延了。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去天安門看升旗,結果,呵呵,好后悔。除了消耗體力,精力,和希望,得到的就是心里落差。不莊嚴,不有序,不尊重,淪落為一個看場,不看也罷。
故宮我好不容易去看了,又是可惡的拖延癥,上午票改成下午,只走馬觀花看了看,直到珍表館到門口也關門了,我的票被我拖延到退票,扣了20%手續費了,我開始敢承認和面對拖延癥的害人,以后改了很多。
姍姍很可愛,最后走的時候和她告別。
這幾天,出去幾次,聽到四次年輕人的對話,不外乎累嗎,累,再累也要堅持啊,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是啊,大不了就回家,可我不愿意。
我也明白了為什么那么多北漂執著于北京,這里對你的理想有最大的包容,每個人都奮進,你也沒有理由不努力,誰都有退路,可留下的分明就喜歡壓力下迸發的巨大動力。
北京是我思想的一個轉折點,世界很大,你不相信的事情不一定不存在,你不喜歡的也可能是別人的寶,世間本來就是多樣。包容,尊重,共勉,奔跑吧,為自己負責的只有自己。
再見,北京,不會是我的北京,但很感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