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來源于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斜杠青年:如何開啟你的多重身份》這本書一直都躺在我的書架里,一直都沒有開啟這本書,看著小伙伴們的摘抄與書評,有覺得這是一本很燃的書。斜杠這個詞出現在我的視野中是,加入了#不一樣的31#這個活動之后,并且遇到了越來越多這樣的人。
斜杠青年這個詞,甚至一度給我帶來了恐慌,也想像線上的小伙伴一樣,成為一個斜杠青年,并且一度將自己的工作與學習本末倒置了,讓自己的情緒一直都處于一段很緊張,卻又很空虛的狀態。
當我發覺到自己的狀態時,有問自己,自己真的可以發展第二職業了嗎?答案是沒有,我發現我自己無論是知識水平,還是專業水平都無法開啟第二職業。
那到底什么樣的人適合發展第二職業呢?
今天早上在聽古典老師的《超級個體》專欄時,他有提到,如果真的要給斜杠加上人群的話,他的建議是“中老年”。并且給出了一些建議,哪些人是可以發展自己的斜杠,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吧!
1.穩定收入+興趣愛好的組合
這種模式比較適合還在興趣愛好探索階段或者興趣愛好的收入不足以支撐生活的人。
2.左腦+右腦組合
這是一種理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共同發展的模式,例如計算機程序員+戲劇導演。理性與藝術其實是非常好的互補,可以給我們帶來更開闊的思維,也是互為休息。
3.大腦+身體組合
這種模式能夠讓人很好地在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中相互切換,能夠確保身心健康以及生活平衡,例如藝術顧問+普拉提教練。事實上,對于腦力工作者,如果能夠發展一個體力勞動的身份是個挺不錯的選擇,我們這周的特約成長導師Susan就在業余時間教爵士舞。
4.寫作、教學、演講、顧問組合
這可謂是一個黃金組合,也是Marci自己的斜杠模式。這四種身份之間可以形成完美的循環推動,因為寫作可以讓你成為某個領域的意見領袖,演講的邀約也會隨之出現,等到經驗足夠的時候又可以開展教學和顧問的工作。這條路徑其實就是知識性IP 。
5.一項工作多項職能型
你不必擁有多項工作或者多個身份才能成為斜杠青年,即使你只有一個工作或者身份也可以,但它要求你有非常全面和綜合的能力,需要涉及到不同職能領域,那你也是斜杠青年。因此所有的CEO都符合這個標準,再比如說互聯網公司中的運營、產品經理。
什么人并不適合做斜杠呢?
首先是那些已經很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他能看到這個領域還有很多很多東西可以探索,本身精力都用不完。對于他們來說,先專注地把這件事情做好,等遇到瓶頸的時候再嘗試打開可能性,是最高效率的人生策略。
其次就是那些自己主業沒做明白、生存堪憂的人——你的工作絕不會因為你僅僅換一個新鮮領域而變得更簡單,反而會更難。你不是斜杠,你只是不斷轉場——別用選擇代替努力。
根據上面的信息,我已經能夠清晰地了解到其實我暫時還不適合做斜杠的,不過已經知道自己將來做斜杠最適合的模式是:穩定工作?興趣愛好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