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心合一的奇跡力量》這本書中,加爾韋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概念,他說,這個“我”有兩個,分別叫“自我1”和“自我2”
自我1就是頭腦和意識層面的自我,它的語言是文字;
自我2,就是身體和潛意識層面的自我,它的語言是圖像。
既然“自我1”是意識層面的,“自我2”是潛意識層面的,那么很自然,我們更容易認同“自我1”,因為我們很容易感知道自己的頭腦里在想啥,我的“頭腦”就代表了我嘛。
頭腦本來是工具,但一旦你認為我就等于頭腦。那頭腦就會變成主人,它會去做一件事,評判。這個“頭腦我”會判斷:這樣做是對的,那樣做是錯的。對的就去做;錯的就要避免,這時候的“我”是該被譴責、該被攻擊、該被否定的。
當頭腦做了這種評判工作,還用這個結論來指導身體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會變得緊張,緊張就意味著,我們體內的能量流動被切斷了。而能量的自然流動,是潛能發(fā)揮的關鍵,甚至就是潛能發(fā)揮的過程,所以,緊張就會影響潛能發(fā)揮。
所以無論當我們做什么事的時候,要拋開一切想法,不去感受你意識的變化,你不去批評自己不好的動作和表現(xiàn),也不去表揚自己。因為批評和表揚都會產(chǎn)生情緒,產(chǎn)生情緒都會影響你的發(fā)揮。
比如解決工作中的一個難題,你不要去想這件事多困難,也不要想這件事你能不能做成。想到困難,就表明你對這個工作做出了評判,想到困難就會影響你的情緒,影響你的發(fā)揮,進而影響你的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行動,結果。你應該做的是把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一一列出來,全身心投入工作,去解決問題,不要有任何的雜念,任何判斷,不要去評判是非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