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蕾 宜昌 焦點中級七期? 堅持分享第154天
昨天,閨蜜過生日,我和閨蜜的兩個好朋友都參加了,其中一個也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是醫生)
下班后,我們一起前往閨蜜家,一路上我們都聊得很開心。聊工作,聊家庭。無意中,我說到了最近在學習心理學,有時會參加一些活動。
當時我的醫生朋友很不以為然,并且跟我們分享了一個她成功處理有心理困惑的病人。她本人覺得很有成就感,她沒有專門學習心理學,通過自己的能力,也把病人的心理給疏通了。
我們都為她感到高興,稱贊她有能力。
吃完飯,瘋過之后,大家在一起閑聊。閨蜜的同學聽我說到了催眠(同學是護師),似乎對心理學很感興趣,跟我聊了起來。
護師朋友說到了自己的困惑(保密原則),我那位醫生朋友,一直勸她。然后說“你的這種情況,我們都有,你不要太把她當回事。”
護師朋友一臉茫然,我也不想這樣,可是就是改不了,我真的需要看心理醫生了。醫生朋友說:“你這多大點事,心理醫生靠譜嗎?心理醫生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你去找他們,還不如靠自己。”她大致是想表達這樣的意思。
我已經坐不住了,我說:“是的,我承認,心理咨詢師有很多是自己遇到了困惑和無法解決的心理困難而通過學習療愈自己,但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是負責任、有愛心、有包容心的人。她們曾經是有心理困惑,但她在不斷的學習中,都一一化解,并逐漸成長起來,走出心理陰霾。正是因為通過學習心理學,被咨詢讓自己越來越好,他們才會想著用自己所學去幫助別人。”
我很想問我的醫生朋友:“你的病人如果治愈了,難道在你的眼里他就一直是病人嗎?他出院了,治愈了就是正常人呀!為什么到了心理咨詢這里,這個道理就變了。”當然,為了關系的和諧,這些話我是不會說出來的,要是不歡而散就尷尬了。
后來,這位護師朋友又跟我聊了很多(醫生朋友就到其它房間去了)。我跟她分享了我所了解的心理咨詢和心理咨詢師,也跟她分享了很多焦點的理念,同時鼓勵她有心理困惑就去找心理醫生,沒什么好害怕的。
她本人也對心理咨詢師有些誤解:擔心被人知道自己看心理醫生會招來異樣的眼光;擔心自己的隱私會泄漏;擔心說了很多,咨詢師也辦法解決;擔心咨詢師的水平不高,會把自己帶偏等等。
我告訴她:“什么是心理咨詢?是不是得了精神病的人才去心理咨詢?心理咨詢不是看病,她面向的是正常人。當你覺得心里不舒服,想不開,情緒不好的時候,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心理困惑時,你就可以去找心理咨詢師聊,去咨詢。心理咨詢是現代人的一種精神享受,它能讓你活得更輕松、更快樂、更自信。再說,心理咨詢師也是有職業道德和職業倫理的,并不是大家想象的毫無章法,隨意而為。她似乎明白了一些。
目前心理咨詢這個行業似乎還沒有得到大眾的認可和理解,甚至會有很多的誤解、曲解。
那么,我們這些認真負責的咨詢師們的路還很長,很艱難。但路都是靠人走出來的,只有我們自身修練強大了,我們做了一個咨詢師應該做的事情并且做得更好,樹立起一個咨詢師的良好職業形象,相信不久的將來,大眾也會相信咨詢師,理解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