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應該明確的是:我們為什么需要早起、早起以后可以做些什么。
可以把想要做的事情,以晨間程序的形式事先羅列下來。拿出一張紙、或者打開備忘錄app,如果每天可以多出1-2個小時不被打擾的時間段,你會用它來做什么?
我每天早起的動力,基本上是由「寫日記」「美味咖啡」「刷知乎玩兒」「騎過綠樹坡道」等一系列振奮人心的小事情構成的……
在自定義你的晨間程序時,當然也可以用你喜愛的事情排滿它!
01.我的晨間程序
Part 01.AM.5:00起床
Part 02.AM5:00-AM.5:40寫日記/寫博客/準備工作
①「非創造性的活動 」階段
這是當我睜開眼睛后,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
雖然從一些書里了解到,很多人會利用晨間從事創造性的工作。但這點于我而言是做不到的……至少是在最開始練習早起的那個月份里。——事實上,單單是堅持「把自己從被窩里拎出來」就消耗了我絕大部分的意志力。
完全不想思考,只想做些不必動腦子的機械事情。
這個階段,我多是用寫日記度過,回憶著前一天發生的事,敲打著鍵盤寫著流水賬,字節從指尖流暢的跑出來,懷著局外人視角盡量客觀的敘述著。
或是可以提前準備出,班上工作中你不得不花費時間完成、但相對簡單又機械的那部分。
②「創造性的活動 」階段
直到幾個月后,當早起成為習慣,變的稀松平常,我才又重新拿回了我的注意力,稍微可以做些帶創造性的工作。除了寫日記、也會寫博客,或是總算可以做些像樣工作了。
Part 03.AM.5:40-AM.6:00洗漱+化妝
Part 04.AM.6:00-AM6:20做早飯
↓早飯以簡單快速為主,材料最好能拼在一鍋出。
這里要安利2個超好用的廚房小工具:①小油刷 ②廚房濕巾(什么牌子都ok 前后用過4個牌子感覺都差不多)
更少的油:在每次燒菜時,用小油刷擠一點油然后薄薄的刷開涂一層。這樣要比傳統的直接倒油更容易控制攝入量,一日三餐日積月累、會差不少事情。
減少油膩感:傳統的倒瓶使用久了,在瓶口處容易變的黏膩,使用小工具讓你的廚房充滿清爽感吧。
廚房濕巾:一大包可以用很久…清理爐臺和油污時直接抽出來一張,日常家庭掃除時也可以用來擦柜子上的灰塵。擦完扔掉就可以啦,替代「反復清洗油膩抹布」的做法。
有時候我們會對廚房望而卻步,部分原因是「反感接觸油膩」及「清理起來很麻煩」。一些快速使廚房清爽起來的小工具、和漂亮的圍裙,都可以幫助到你,讓你感到廚房不再那么可怕。
//注:不過我的問題不是討厭廚房和做飯,而是做飯技能干學沒長進…
↓一些早飯打卡(還有失敗的糊餅只是沒有放)
當然一定要有心愛的小咖啡。
鑒于我對做飯一向沒啥天賦(比如做了1年煎蛋,還是會煎出糊邊兒),會做的早餐樣式也極為有限,所以當制定出1-2周食譜后、就會圖省事的不斷循環重復下去……
和衣物同理,設置一遍默認選項后,就可以不必再想「每天早上吃什么」了,看一眼對應的星期數就可以了。「周菜譜」完全可以幾個月才更換一次。
Part 05.AM.6:20-AM6:50吃早飯
邊吃飯,邊刷知乎,并將文章存儲在evernote里。
在小黑本上寫下當日待做事項。檢查通勤包物件是否帶齊。
飯后刷碗、收拾桌面。
Part 06.AM.7:00出門
其實從家到地鐵口的走路距離只有10分鐘左右,但我還是喜歡去樓下捕捉野生的共享單車來騎。
特別是、每天都要經過一段綠樹成蔭的長長坡道,整顆心都伴隨著耳邊呼嘯的風飛了起來!
//當然,等回家時就悲劇的變成了黑漆漆的勞累上坡路(哭)
02.其他可自由拼建的組塊
以5點鐘起床,7點鐘出門為例的話,每天不被打擾可供自己完全支配的時間段有2個小時。當然你也可以創建屬于你自己的晨間程序,除了以上的參考,還有這些常見組塊:
洗澡
這也是較柔和的令自己精神起來的步驟,在舒適的水溫中迎來新噠一天。
解決上廁所
雖然不知道是怎樣做到的,但是有些人確實可以有著規律的早上排便時間(比如Sheldon),如果每天可以集中在固定時間段內解決、是件有助健康又挺方便的事情。
冥想
在《自控力》一書中,作者提供了一種冥想的方法:
①原地不動,安靜坐好。
②注意你的呼吸。吸氣時在腦海中默念“吸”,呼氣時在腦海中默念“呼”。當你發現你有點走神的時候,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③感受呼吸,弄清楚自己是怎么走神的。剛開始的時候,每天冥想5分鐘就可以,習慣成自然后,請試著每天做10-15分鐘。冥想時不要抱有負擔,只是將注意力完全放在呼吸上就好。
做運動
晨跑、瑜伽、或者keep。——無論做什么,需要有記錄跟隨。
( ′ ▽ ` )? 你希望每天擁有怎樣的開始?大家也來試試看創建自己的早起程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