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警察
一對阿呆阿瓜的預備警察故事,電影以他們入學儀式為開始。本來互不青睞的兩個人,因為入學最后的考驗,阿瓜受傷,阿呆背著阿瓜完成任務,而改變了。雖然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成為最后兩名,但卻因禍得福,成為老師給全體學生上的第一節課,民眾遇到困難受到威脅時,警察應該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怎能因為完成任務而不顧同學受傷。這一情節成為電影的一條發展線,也為后面故事的發展做了鋪墊。
阿呆阿瓜因為順利正式入學,也成為了好朋友,性格互補,形影不離,前期阿呆阿瓜的警校的生活也是生動有趣,充分體現中二少年的熱血青春。
熱血青年怎能不撩妹呢,是吧!電影的高潮從這里開始,本來阿呆阿瓜酒吧撩妹無果,回學校的路上,碰見青春靚麗的美少女,正一路春花開時,發現美少女被綁架走了。作為深受學校教育一切以民眾安全為第一的準則,預備警察正義感怎能在這個時候缺失,當然第一反應尋求幫助,可惜財閥二世子失蹤,全部的警力都出動了,少女失蹤只能等找到二世子才能再處理,而青年女性失蹤最佳營救時期為七小時,所以阿呆阿瓜決定利用所學的知識試著去營救少女。
營救并不順利,幾經波折,終找到線索,深入發現是一個販賣卵子器官集團,很多離家出走女孩被囚禁,一個還未等救出,他們反倒身陷囹圄,還好最后奮力逃出。事情已經遠超出他們想象,去警局報警,要求去營救,反而因為證件丟失,證明不了身份,而不受理。受制度約束,最后通知學校教授,但由于案件嚴重程度超過派出所承受能力,只能等更高級應該類似重案組的地方受理,而因為案子過多審理需要時間,而少女們的安全隨時受到威脅,而現實他們沒有辦法,只能先回學校,這件讓他們第一次對做警察有了深刻的認識,或者為什么當警察。最后就算以后當不用了警察也要去救人,當然最后阿呆阿瓜救出了一眾少女。英雄主義得到升華,主角光環也更大,但是不得不說能救出人憑兩個警校學生,更多的是戲劇色彩和幸運的成分。
雖然是一部商業電影,但是還是反映了韓國了一些社會問題,警力不足,警察內部制度過于死板,對于突發情況不懂應變,存在權貴交易,離家出走青少年多,社會不穩定。通過比較詼諧的劇情緩緩把這些問題串聯給觀眾,情節有起有伏,但是作為商業也難免有槽點,例如,一.阿呆阿瓜的英雄主義過于理想,當遇到畢不了業的風險,現實中可能大多數人會選擇等警察去營救少女,而最后因為營救不及時結果不好,他們會因此產生愧疚感,對警察身份產生懷疑,即使以后順利畢業,也不會成為一名好警察。二.兩個預備警察破了這么大宗多年未破的黑暗集團器官交易,三最后的大boss被兩個警校生反復打了那么久還不歇菜,四.直到他們兩個將所有人制服才通知警察,警察叔叔還真是吃干飯的。五,就是韓國社會秩序不穩定的地方總是有中文的牌匾,總是愛黑我們,每次看到都氣的想跳腳。但是一些小的細節還是不錯的,比如阿呆阿瓜的兄弟情,通過不經意詢問和動作體現的很細致。但是相對于[熔爐]那樣整部電影灰色調,完全按照社會現實反映,我看完介紹就不太想看了,這種社會黑暗角落的一直不想去了解,看了也無能為力,對自己是一種折磨。我還是更愿意看這種相對圓滿,生活美好的。很佩服韓國電影,敢于揭發丑陋現實,總是帶有社會意義。希望中國的電影能學習一下,多拍一些有社會意義的,不要總是為資本整合,大把撈錢拍一些傻瓜腦殘電影。雖然抵制韓貨,但是不能重蹈閉關鎖國的覆轍吧。現在文娛對民眾的生活滲透的方方面面,希望能對外來文化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