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進是誰都明白的,退卻很難做到,獲得是每個人都希望的,舍棄卻很難做到,人生自古誰無死,每個人都想要獲得財富、名譽、地位,如何過得開心、舒心、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道家經典之道,就是平衡之道,靜守之道,祥和之道。月滿則虧、盛衰無常,聰明有時候反倒被聰明誤了。究竟是什么道,不可道,卻可以慢慢體會。前有《莊子釣于濮水》篇。這篇文章是我仿先秦散文寫的《明心鏡影》集子里面的一篇文章,本來沒有題目,現在隨便加一個題目,發布出來,時間久遠,可能有一些詞語用法不是特別嚴謹,很長時間沒有接觸文言,現在看也看不出問題,就這樣發了,請各位看客批評指正。)
吳王欲窺霸中原以問九鼎,用孫武,伍子胥,大會諸侯而伐楚,兵車遏道,舟筏塞江,轡裂而弦崩,旌旗過處不辨日月,流血浮盾三月不毛,馳騁原野,勢若虎狼,風卷而來,行如鬼魅,攻城壞都,猿攀蟻附,五戰皆勝,天下震懼。
吳王宴賞群臣于楚故都,或曰,郢之野有圣人,楚王三聘而不仕,蓋待其時也,今,王功蓋八荒,霸業遂成,可以一見。吳王使使厚幣而迎之。
文子食于草棚,見使者不顧。使者嘆曰:吾常聞,美玉必處其匣,德者必居其位,今,玉在璞中,賢者陋食,蓋位不當也。文子曰,雖然,一日食不過三,結草廬而避風雨,少一分則不足,多一分則奢矣。使者曰:吳王欲累以國事,與子糧千石,幣萬金,日日珍異其前,舞樂其后,昆弟富貴,鄉里敬服,智者之所不拒也。文子曰,胡為智者,吾嘗聞,以人言而獲賞必以人言而至罪,得之復失,樂短悲長,是時也,但求飽食亦難得焉。吾,一日三食,皆足,多則厭,冬裘而夏葛衣,風雨無害,四時輪轉,怡然至今。得人錢財豈可怠之,食王厚祿不敢少為,必勞心費體,惴惴終日。糧粟千萬,吾不得多食,久置腐臭,必取之遺人,多恩且多怨,有余則有所圖,是非即至。珍異美食,食之越貪而與身無益,以口之獨快而壞果腹之實,以虛害實也。金銀寶石,非食非用,引賊招盜,斷廢友情,妻子反目。鄉人之敬,奸人佞徒恐趨不及,余皆遠避,無非蠅逐惡腐,嗡嗡不止。廢飲食而空耗精力,夜不能寐而殫竭智慮,棄至樂而相搏于天下至惡,失真性而乖滯于險途,恩怨不絕于身后,子孫亦受之累。以吾之寶而易弊履,化福于災,此智者之不為也!
吳王聞之,默然而后曰:此圣人之教焉,悔無早聞,雖然,已然弦上,無所歸矣。
十年,吳王被傷而死。其子兵敗滅國,幾無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