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見往往都是由于不了解并止步于不了解而來,要趕走偏見,就是在了解之前不輕易下判斷。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旅行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行走,關鍵是你和所到之處、所遇之人以及在路上的自己所做的交流。
這個時代將旅行捧得太高,動輒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也曾將身體和靈魂總要個在路上奉為圭臬。但若將旅行要參觀的景點作為任務,不斷奔赴下一個景點,將去過這個地方作為目的,就會錯過沿途的風景,而為充斥朋友圈而拍的照也并沒有那么值得紀念。整個旅程緊湊而有計劃,目的性太強就少了很多樂趣。
年輕時多談幾場戀愛是好事,學會愛和被愛,是了解自己和了解世界最直接的一種方式。真正愛過,才不遺憾。
期待愛情卻又很害怕,每當感覺到對方語氣稍顯曖昧就會開始表現的冷漠生疏,將對方推開。有的時候是想的太多想的太遠,不喜歡的就不想跟他搞曖昧,有好感的又顧慮重重。所以,到現在還沒學會愛與被愛。
群起而攻之的效力一旦被某種所利用,會很麻煩,而且人們很難意識到這種麻煩。
聽過一個故事:一位畫家,將自己的畫拿到集市,讓來往的人指出畫的不足之處。結果他的畫到處都被圈圈點點,全是不足。后來,他又拿著畫到另一個類似的集市,讓來往的人指出畫的閃光處,讓他意外的是,整幅畫到處都有圈點,都是閃光處。
寫在文末:
暑假以來,都沒有好好看書,認真寫書評。而對于我現在還能就在才疏學淺的微信群真的是很感恩,感謝院長和副院長的手下留情。開學了,一切都要回到正軌,不管多忙多累,該堅持的總是要堅持。其實不太喜歡堅持這個詞,希望今后看書和寫書評不再是讓我堅持的是,而是內化為我的日常。因為對于喜歡的是是不需要毅力去堅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