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在網上拍了幾本電子書,原本是想買白巖松的那本《痛并快樂著》。可掌柜說,那本找不到了,讓我換一本。拇指在手機屏幕上滑的一瞬間,我看到了金星的這本《擲地有聲》, 并完全被封面上“我不想改變世界,也不想被世界改變”兩行字所吸引。
我承認自己的庸俗,最開始知道金星這個名字,確實是因為她的變性、她的強勢、她的毒舌……她什么都敢說。
那么,這么一個飽受爭議的女人,究竟有著怎樣的過去?好奇心驅使我告訴老板,就這本了。
它確實沒使我失望。
從這本書里,我讀到了一個真實的金星;一個堅持不妥協、愛折騰而又隨遇而安的金星;一個視孩子為一切,婚前閱人無數,婚后卻最崇拜先生的金星。
01///
“金星紅了!”他們在說。
“我還是我”,這是我心里的聲音。
這是本書開篇的兩句話。她用4個字讓我們看了一個不會因外界而改變內心的金星。
她說,人們喜歡我,是因為我是一個真實的女人。
她說,一路走來,我只是踏實地做我自己,我沒有改變世界的野心,也不想被世界改變。
她說,我是一個看到了事就要說,而且一定要說真話的人。
我不怎么看綜藝節目,在看過為數不多的幾期《金星秀》里,印象最深的是那期,嘉賓俞飛鴻問她一個問題時的場景。一個本可以寫進書里賺取讀者眼淚,卻只字未提的細節:
俞飛鴻:“你是我心里最勇敢的人。你的這種勇氣是哪里來的?是天生的嗎?比如說做女人這件事。”
金星:“我做手術是不打麻藥的。因為打麻藥可能會改變我的聲音,所以我對醫生說,不許改變金星,我的聲音特別重要,這個聲音是屬于金星的唯一的聲音……”
尤記得那期節目里,場上激烈的掌聲。我在被這個女人的堅強、勇敢、信念所折服時,也深深感受到了她堅持做自己的渴望有多強烈。
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有個疑問:她為什么要變性?
有人說,是為了紅唄,可她在《金星秀》前,在舞蹈界已赫赫有名。
可若不是為了出名,那又是因為什么,讓她做這種風險極高,差點失去腿永遠離開舞臺的變性手術?
在這本書中,我找到了答案:她說不管誰問她這個問題,答案永遠只有一個“是為了做我自己”。
金星說話的方式,是大家公認的“毒”。可看過這本書,我才理解:那不是毒,而是真實。就如同她自己說的那樣:我只是說出自己想說的。
我喜歡金星的這種真。喜歡她為人、處事,永遠尊崇著自己的內心。
她說,真實無法被消費。所以這個社會消費不了金星。
不論未來發生什么,相信她都能像自己說的那樣,往下跌的時候能為自己亮者,被人捧的時候也能為自己守著,一如既往。
02///
19歲那年,金星被派往美國學習現代舞,那時曾萌生過改行的念頭。只想快點學外語,改行,然后拿綠卡辦移民,留在美國之后就再也不回國了。但是英文不會,沒有人脈的情況下,她只能跳舞、練功。
從那時起,她建立了一種生活態度:不被動地活。為了掙學費,她挨過餓,做過各種兼職,受過各種白眼。經歷過每個為生活所迫的普通人都可能經歷的磨難。
正是這份堅持、不妥協,成就了現在的金星——現代舞蹈家!
她說,哪怕我不會說英語,我什么都沒有,我還可以憑舞蹈征服所有人。
她說,有時候不是知道自己要什么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以后,才會慢慢清楚自己要什么。
這也是整本書中,對我觸動最深的一句話。
我很慶幸自己在簡書寫作毫無成就,快堅持不住時,看到了這句話。來簡書寫作已一月有余,十幾篇文章里,有一半投了首頁被拒,上首頁的概率是0。受打擊時,我也曾想過不再寫了。現在我希望自己能堅持下去,畢竟有人肯花時間看你的文字,還有公眾號看上你的文章愿意轉載,你應該知足。
我相信那句,只有在一心一意地真實付出后,才會告訴你付出的意義是什么?
在丈夫漢斯眼里,金星是他遇見的活得最明白的女人。
從現代舞到脫口秀,從各種綜藝節目評委到演話劇、拍電影,她似乎在每個行業里都能游刃有余。
當別人問起她的事業時,她總是說,還沒開始呢!
她似乎永遠充滿了能量,永遠在探索,永遠在實現和完成自己。
于是,她敢在《金星秀》節目里,說自己50歲以后還會當導演,拍電影;敢在媒體前說,我將來會在政治層面有影響力……
金星說,沒有遙不可及的事,只要你往前走,那些東西自然會到你眼前。
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所謂的人生規劃,不過是扯淡。唯有努力堅持下去,不斷折騰,人生才有更多的可能。
不知道是不是每個成功的人士,都擁有一個好心態。從這本書里,我還看到了一個隨遇而安的金星。她永遠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的磕磕絆絆,從不抱怨。
她說,生命中每天遇見的人,發生的事,都是驚喜和運氣。
她說,人生不急,老天安排晚點一定會有它的道理,說不定你就能碰上誰呢?
所以,當她兜里只有十元錢的時候,她還能在街上一臉陽光明媚的走著;她可以上午忙著跑東跑西打官司,下午回舞團安排工作,晚上回家門一關,孩子們眼前依舊陽光燦爛……
她始終以隨遇而安的心態,守著那顆不妥協、愛折騰的心。
03///
對金星來說,最真實、最享受的不是自己的跳舞多好,不是自己如日中天的事業,不是自己有多紅。而是變成三個孩子的母親,一個德國男人的妻子。
作為母親,她是偉大的!她說,舞蹈可以讓位,自由可以讓位,孩子就是一切。
所以,為了孩子,她可以放棄,可以妥協,可以犧牲所有……
在本書中“和自己的兒子撒嬌”這一節,是讓我讀起來最溫馨的一節。我甚至腦海里跟著書中的文字,浮現了她與孩子們相處時的每一個活靈活現的畫面。
這個畫面讓我感受到,在外表現再強勢的女人,回到家面對孩子,做回母親時,都是那般溫暖、耐心、和藹。
在愛情上,她如同一個略著花癡的少女般,在書中談起以往的感情,毫不避諱。從初戀,到四年里三次刻骨銘心的愛情,詳細地談到每次戀愛帶給自己的改變。
她說,閱人無數能讓你知道自己會愛什么樣的人。
但就是這樣一個婚前閱人無數的女人,在與漢斯結婚后,卻說:全世界我只崇拜我先生。
這也是本書里,直戳我淚點的一句話。它道出了多少恩愛幸福夫妻,感同身受,卻又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情感。
時光匆匆,年華終將老去。當兩人之間的愛情、浪漫、新鮮逐漸褪去,剩下的是責任,是他給她的踏實感、安定感,是彼此的相互欣賞,相互崇拜。“崇拜”,是對愛更高層次的升華,這是多少句“我愛你”都比上的。
04 ///
這就是金星,她的人生猶如這書名一樣,活得擲地有聲。
她說,在父母面前她是孩子,先生面前她是太太,孩子面前她是媽媽,公眾面前她是名人,朋友面前她是好姐妹們兒,舞臺上她是舞者,公司里她是管理,還有最基本的,她是個女人……所有這些,都很重要。
但她永遠都知道她在每個角色里,應該做些什么,所以她從任何一種生活里都能找到幸福。
相信在未來的歲月里,這樣一個活得擲地有聲的智慧、幸福、自信、從容、有魅力的女人,會帶給我們更多的真能量。
愿她這一生,能如她想在自己的墓志銘上寫的那樣,一個活透了的人。
愿她不被這個世界所改變,一如既往的如她的舞姿般,美的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