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她去參加一個交流會。
起來晚了,看到鬧鐘的一刻瞬間清醒,用清水抹了把臉,梳子通了通頭發,就沖出去了
那是個關于烹飪的交流會,但她忘記了戴圍裙。
遲了5分鐘,她感覺很不好意思。進門的一瞬間,發現上學期經常一起上課的那個男孩子也在。這是他們在活動中的第二次相遇了。上一次是在東京奧運會外國志愿者的活動中。
她更加不好意思,想重新梳理一下頭發,重新進來。噫,她想,算了。他們一起上過了這么多課,自己的樣子,大概只有她自己才覺得模糊不清吧
她想活動結束后一起走,說不定還可以留個聯系方式。但有個和藹的阿姨想請她喝杯茶,就這樣提前離開了會場。她很想留下來等他,可是又沒有什么理由
總是這樣,猶豫躊躇中最終還是離開了。
走以前她略帶著絕望和期待的回頭看了他一眼,他注意到了,但也只是怔怔的想了一下
下午去幫同學繳款,用谷歌搜線路,兜兜轉轉找不到對應的銀行,最后竟然走到一個大學的一棟樓里。
她從最高層一層層走下來,明知道這里不可能會有銀行了,但覺得很這棟樓設計的很美,就一層層走了下來
走到5樓時,手機震動了一下,驚訝地發現微信里有一條好友申請。是那個男孩子。她立刻就坐在了樓梯上,因為感覺沿著樓梯旋轉下去和回復他無法同時進行。
好開心啊。文學史課上她從來沒有被別人搶過風頭,但在翻譯課上卻是徹徹底底的敗了。
或許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注意到這個永遠平靜的說出準確的文字和詞匯然后還會突然笑的很燦爛的男孩子吧
然后在一次英語活動里,每個人都要說三個真實和一個謊言
他說自己有女朋友了。她是全場唯一一個舉手覺得這可能是個謊言的人
她錯了。所以之后也沒有說過什么話,她很灰心,也覺得需要保持距離
她坐下來,不知道該怎么回。謝謝你加我?謝謝你在群里找到了我?
在想著,發現他打了招呼后,傳來了活動照片。
她啼笑皆非
道了謝之后她接著慢悠悠的走下了臺階
她想起在大學里喜歡的第一個人,喜歡到甚至也選擇了同一個城市交換留學。
結果她發現自己還是無望的
為什么當初會喜歡他呢,一節一節下著臺階,想著好像沒有什么特別緣由,大概只是當初一抬頭,發現喜歡的那個人就在那里的那種感覺吧
好像是俄語選修,她昏昏沉沉的想睡,然后一抬頭發現他已經睡過去了
是因為同樣很困的緣故所以喜歡了么
后來因為有共同的朋友,一起吃了頓飯
也來到東京以后,她問起他對自己有什么印象么。他說只隱隱約約覺得好像很喜歡穿黑衣服
之后總是3個人不尷不尬的在東京周末游蕩。她漸漸發覺他是個對生活品質與用品要求很高的人。有點難過,她的家庭條件和性格都沒有使她有這樣高的要求與期待。她活的一直很開心,直到發覺人和人之間的選擇有多大的不同。
很多時候她很重視三觀的契合不重視物質,但最終發覺價值觀,很多還是要取決物質。
面對同一個物品,一個人覺得貴而不實,另一個覺得合適且符合品味。若是相愛,大概也會努力使彼此理解
但她逐漸發覺如果在菜肴上自己都難以明白他的喜愛或者關注點
大抵還是缺少了什么
日劇里經常會有的一點是,常常看到兩個并不合適的人相愛了,可他們也很難過
他們在磨合,有些磨合的可以走下去了,有的不行。她總是不能理解他們吵架的點,后來才慢慢了解
作為成長環境,家庭教育,人生經歷完全不同的兩個獨立個體,大家都是不同的圓。有時在恰當的時機下,會發現兩個圓有重合的部分。
但大抵也只是一部分。圓也一直在滾啊滾。說不定滾著滾著,相同的部分擴大了,那些不同的部分也在磨合的過程中被削弱了。
但也有可能相同的部分逐漸縮小,或者說,遇到了更合適的一個圓呢
她還在下著,下著樓梯。她沒有過戀愛,很多的深夜在聽到一首合適的音樂時她為自己不能想著一個人而感到悲哀。
而很多很多的時刻,她連悲哀的資本都沒有。
要做一個表里如一的人。她告誡自己。開心的時候就盡情開心吧,喜歡的時候也不要那么壓抑。表里如一。嗯。還有記得要清醒
明天。明天去圖書館學習吧。兼職已經結束,她又要開始找工作了。
明天,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她照下了她一直一直都在下的那段樓梯。走完了她覺得很開心。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