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3號,新精英175期生涯規劃師基礎班,我完成了第一天的學習。
內心激動,仿佛夜行了很久,饑腸轆轆的路人,看到不遠處有一點燈光。
和生涯規劃師結緣,還得從巖姐說起,本來是找巖姐聊聊職業問題,卻被巖姐推去上課,三天四千的學費呢,咬咬牙,就去了。職場的前四年,參加外部培訓的金錢投入,0。前四年,上班下班,休息宅家,沒有多少朋友,沒有多少話語。四年從見習到經理再到副總,外人看來很快的發展,但我的內心是極其痛苦的。
今天,2017年9月23號,整整一年了,和去年的今天相比,簡直就是兩個世界。
提起生涯規劃師,很多人會帶著好奇的眼光問我,職業生涯規劃師是干嘛的。對,到底是干嘛的呢?
我們不是幫人找工作的,不是提供職業信息的,更不是仙人指路的,我們是幫別人更了解自己,掌握職業的規律,不斷做澄清驗證改善動作的人,引導他人解決自己職業生活中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幫他人成為他們想成為的樣子。
助人前,先自助。
自助是上生涯規劃課的最大好處,人們永遠都對認識自己充滿好奇,自己都沒掰明白,又怎能去掰別人。
上著課,給自己一個價值觀梳理,努力去走進內心,和內心的自己來個大大的擁抱。這么多年,辛苦你了,親愛的自己。當和自己達成諒解的時候,外面的世界突然變得柔軟起來,職場上的自己,坑總是會踩,卻比別人先爬出來。
擺渡了自己,會慢慢擴散到周圍親近的人。相比于其他沒有接觸過生涯的職場人,生涯規劃師對工作、對人有更深入的了解,會從一個更高的視角俯瞰工作和職位的內容和關系。一個出身于深圳的富裕家庭子弟,做著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但很不開心,想要跳槽。普通人很可能難以理解,這種狀態正是很多人撞得頭破血流拼命想要過的生活,還不開心,估計是“腦子有問題”。
具備生涯視角的人會看到更多深層次的東西,或許是這個工作的回報滿足不了內心的需要,又或者是他有更高的抱負和野心。無論對面的人做出如何難以理解的行為,生涯規劃師總會試著去理解他,幫助他,即使現階段能力還很匱乏。
自助助人,這是第一階段。
上了基礎班后,接著上了實戰班,接受了市場咨詢經驗豐富的春雨老師指導和訓練,掌握了咨詢的基本流程,能通過一套流程幫助對方完成生涯困惑的探索解答。這個階段,更多的幫助別人解決困惑。
區別于第一階段的是,這一階段不僅僅是提供指導性意見,還能根據對方的不同情況隨機應變,給出更加有效的看法,生涯咨詢,也成為他們的一項個人特長。這個階段的生涯規劃師,更像是一個把脈的中醫了,來咨詢生涯的,不再限于有感情基礎的朋友,關系疏遠的陌生人也會來尋求幫助。
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很敏銳的意識到自己的生涯狀態,并主動投入到學習生涯知識中,學習了生涯的你,對遇到問題的他們,就是希望的存在。這個階段的生涯規劃師,成為了復業。
很開心,跟著新主義,和其他老資歷咨詢師一起,一同走進高校,走進企業,讓我能將學到的知識在市場上施展拳腳,跟在老司機后面,很安心。
融入環境,是生涯規劃師的第二階段。離成為職業的存在,還有一段距離。
上完了實戰班,后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實我挺想去學蔡博的督導班的,也想去北京上高階執業班的。每走過一個階段,解決了前一階段的問題,又發現了更多的不足,越往上越能清楚自己距離專業人士的差距所在。
想要走到通過生涯規劃師養活自己的階段,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持續學習必不可少,心理咨詢流程也需要去了解掌握。畢竟,以此謀生,沒有了人際關系的基礎,咨詢關系的建立與維持,以及目標與費用的設定,都是看能力。經受了市場檢驗還能存活下來繼續發展的才是能抓到老鼠的好貓,向陽老師、郭農老師,無疑為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
能力踏上了新的層次,生涯規劃師發展出自己獨特的模式,有了自己精深的領域,打造出了個人品牌。這個時候做咨詢,沒有了前幾個階段固有的招式,更多的用自己區別于其他人的套路,有著鮮明的個人風格。
以此謀生,是生涯規劃師的第三階段。
正如能力三核所說,知識靠學,技能靠練,課程和學習能提供更多的知識,想要把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才干,還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刻意練習,這是一條很遠的修煉之路,也是生涯規劃師必走的成長之路。
經常和朋友開玩笑說,去年以前,我是一個宅男,很少參加活動,休息就是上網,而現在,我活躍在很多個社群里。
如果不利用這么好的學習資源,豈不是浪費了深圳這座創新之城帶給我們的福利了么。
看了金樹人老師的《生涯咨詢與輔導》,頓感自己的眼界好低。這也許就是資歷和見識不夠,帶來的必然的局限性吧。
“在生涯咨詢的個案里,我們看到許多缺乏獻身目標的漂泊靈魂,無法安身,更無法立命”
“生涯咨詢與輔導主要在于幫助一個人回歸心靈的原鄉,步步為營,重整旗鼓,朝向未來“
“生涯咨詢與輔導,不是陷于無常的泥沼,二是要從無常中洞見常,因此,生涯之學,即應變之學”
愿我們在生涯之學,應變之學的道路上,攜手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