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知乎者野
“我是一個勤奮的人,只是對現在做的不感興趣,所以現在搞得一團糟?!?/p>
這種論調是不是感到很耳熟呢?
類似的說辭還有很多,比如:“我很堅持,很有恒心,因為……原因,所以沒做好”“我很寬容的一個人,只是那個人太過分了,我真的受不了!”
你真的很勤奮嗎?很有恒心、很寬容嗎?
我看未必。
很多人都生活在自我幻覺之中,認為那個假想的人就是你自己,你自己就是自己想象的那個人。
在我們周圍,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論調:說自己是一個很能吃苦,很堅持的人,但是現在做的事情并沒有什么起色,什么原因呢?噢,不喜歡,如果遇到或者有機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兒,不管有多困難,都會堅持下來,把它做成功的。
真的是這樣嗎?不是吧。
我們總是喜歡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但自己卻渾然不覺。為什么呢?因為,在你的心里,有一個假的你。
在你的心目中,你是一個善良的人,正義的人,堅持的人,勤奮的人。
但是現實中呢?
當你行走在繁華的大街,一個上了年紀的人突然跌倒,你會毫不猶豫的上前攙扶一下嗎?
當你坐在公交車里,你看到一個正在行竊的小偷,當事人并沒發覺,你會勇敢的上前制止嗎?
當你腦海里突然有一個興趣愛好,并為之歡欣鼓舞,并決定將其發展為一技之長的時候,你是否又只是想一想而已,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呢?
你真的像自己想象得那樣做了呢?絕大多數人,只是認為,自己應該那樣,其實他們最后并沒有。
那個你認為你該是那樣的那個人,就是假的你。
認清自己,遠比規劃自己想要怎樣更重要。
一個立志要成為作家的人,從來不寫文章,那他的夢永遠無法實現。
同樣,一個窮人要想成為腰纏萬貫的富翁,只靠白日做夢,那這的夢做得就太像夢了。
其實,認清自己,很簡單。從一件小事做起。
比如:看看自己是不是一個堅持的、有恒心的人。
那就檢驗一下吧!設定一個小目標,做一件小事,鍛煉身體,每天堅持跑步3000米,看看自己可以堅持多長時間。
是跑幾天就放棄,還是堅持到奇跡發生?
人,可以容忍自己不完美,但是不能讓自己就此完蛋,因為通過一個個完成,我們就可以變得越來越完善。
所以,從自己沉醉的假我中蘇醒過來吧。那個人并不是你,而是你想要變成的模樣。
古代有“東施效顰”的典故,我想這個故事也能給我們類似的啟發。東施效顰之所以成為別人眼中的笑話,根源在于東施沒有正確認識自己,如果東施比西施還要美貌,那么結果應該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吧。
東施被嘲笑,因為她的心中有一個假的我,而自己卻渾然不知。
勇敢的和假的你,說再見。認清自己,重新塑造一個全新的、更完善的自我。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至今想起來,還是頗具深意,縱使你有宏圖大志,亦有橫刀立馬的決心,請先靜一靜,告別假的你。
當你有一天發現,自己和假的你越來越近,甚至發現超越了假的你。
我想,那個時候,成功的腳步,已然開始。
做一個有獨立靈魂的寫手。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