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論文一再受到打擊,一再在自卑中開始沉淪,前兩天的狀態真的是不太好,甚至感覺到從骨子里開始冒出疲憊感。今天下定決心振作,重新開始坐在電腦前敲門是源于我的學生們,那群可愛的孩子們,是他們又給予了我力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很奇怪,他們一篇篇稚嫩的文字把我哄得心花怒放。
白天讓孩子們準備好今晚語文第七單元的測試,因為晚自習時間有限,讓他們抽中午時間或者吃晚飯時間先寫作文,作文的題目是:我的老師。可以就用這個題目,也可以另取題目,字數要求500字,語句通順,真情實感。
晚自習鈴聲還沒有響,提前進入教室,孩子們都乖乖地在教室里認真備考。讓課代表收上了作文,代理班主任發下了試卷。孩子奮筆疾書,我則欣賞他們的佳作。對于孩子們的作文,我沒抱太大希望,所以要求也是比較低的,畢竟剛接手語文的時候,班上沒有幾個能達到作文要求的。所以在這學期接手后,我采用寫日記的形式,一是為了讓孩子們練文筆,一方面是想了解孩子們的生活與心理世界。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這個日記讓孩子們在某一程度上學會了如何樸實地書寫自己,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日記里我要求所有東西要真實,盡可能在流水賬的基礎上加點情感,再一步步進步。平時生活中的小事,用心去觀察,用心去感受,再把它們一一記錄即可。重點是每個人的每一篇日記我都會認真閱讀及寫下自己想說的感受(不說批閱日記的任何套話)。沒想到日記讓他們平時記錄下來的生活點滴,一次性用到作文里來確實如此得流暢與精彩。
班上46人參加考試,有44人的作文寫的是我(期中大部分是單獨的我,有部分是所有的科任老師)。看的前幾篇,還在懷疑是不是孩子們覺得寫老師不寫自己的語文老師或者班主任不太好,礙于班主任加語文老師的權威,所以不得不這樣寫?但是看完所有的作文后,我對于之前的這種想法有些慚愧。我可以自信地說,所有的文章都是真情實感的流露,是細節點滴的展示(我應該相信真誠的孩子們)。有些孩子寫到了為他們慶祝生日舉辦的生日party、有些寫的是下雨天給他們買襪子的事、有些是某一次給他的一個擁抱、有些是頒獎典禮、有些是“外號”風波事件、有些寫的是給他們捐的圖書角、有些寫的是班上的綠色植物、有些是每周的實踐作業每周一自己炒菜的事情、有些寫到語文英語課堂、有些是自己這半期的進步、有些人寫到表揚信、有些人寫到帶他們跑操······很多快要被我遺忘的小事,通過孩子們的文字又重現在我的腦海里,是那么清晰。很多小事,我不曾想孩子們還會記得,更沒想到的是對他們影響如此大。很多孩子在作文寫到“劉老師像媽媽一樣”“家人一樣”“比媽媽還要好的時候”,心里特別得感動。追求的親子型師生關系初見成效,也讓我更加有力量。
師生關系就是如此美妙,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對方的付出都會記在心里,學會表達,互相夸贊也是更能促進其良性循環。當收到孩子們的“厚禮”,在課堂上又足足煽情了一把,說了很多感謝他們的話,確實因為他們,也讓我變得更美好。
(讓今晚心情大好的另一個原因:這次語文單元測試分數也是史無前例的,參考人數46人,只有一位同學不及格59分,一位60多的,五位70多的,39位同學是80分以上,期中90分+的估計18人。雖然是小考,我們也是今天剛結束相關課程,但是相對于接手的時候及格率不到50%的成績,進步是巨大的。看到孩子們因為親其師而信其道,讓我也更加堅定自己的做法。成績并不是我看得很重的,而良好的師生關系卻讓我有了意外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