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三十歲的門檻上,我開始仔細審視在現在這個社會上關聯越來越小的兩件事情,婚姻與愛情
從社會現實來說,我們這一代人的婚姻已經不像上一代人那么穩定,社會發展了,資訊發達了,世界變小了,戀愛容易了,但穩定的婚姻卻似乎更難了,所以我們比上一代人更恐懼婚姻,因為婚姻給我們的安全感少了。
我有一個忘年交的老哥是六零后,在和我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說他們那一代人如果不擺酒席那相當于沒結婚,酒席比結婚證還重要,那時很多人真的沒辦結婚證,但是沒有人不辦酒席,而現在的這代人已經有很多人旅行結婚了,
面對兩個人婚姻不合適的處理方法,上一代人與我們這一代人也迥然不同,因為這種事很難趕上雙方都正好想分開這種情況,大多數都會有痛苦的那一方,反正是必須有一個人要承受痛苦,上一輩人,大部分會選擇自己委屈求全承受痛苦。維持家的穩定,而我們這一輩或者下一輩人,會選擇讓對方承受痛苦而讓自己過的輕松一些。
其實老哥要表達的就一個意思:你們這代人,活的太自我了!
我承認老哥所指出的社會其實,但我認為,他說的僅僅是婚姻,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看兩個人本身是否相愛,然后在一起戀愛,如果沒有了愛就不會繼續戀愛了,
而婚姻是兩個家庭的事,是看兩個人的生活條件是否合適,條件包括家庭,工作,經濟收入,與愛情無關…即便沒有了愛情,可能還要繼續婚姻…
這看似殘酷的話,可能有些過于絕對,但其實無比真實,
所以這個世界的大部分人,是沒有愛情的… ?
因此,大部分人都只能選擇婚姻,并假裝告訴自己,這就是愛情…
而結婚證是約束不了愛情的,它只能約束社會關系,這個世界上,只有一些最不靠譜最沒有保證的事情我們才會把它寫在紙上,比如合同,比如婚姻,結婚證這種東西只是為了約束你的天性,便于社會統治,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反人性的…
而我聽到周圍的其他大部分人在討論婚姻時,都說,你和某某挺合適的,他有房有車,工作不錯,家里是什么情況,你工作是什么什么,家里如何如何,你們倆在一起挺合適的,
直到不知不覺我們自己也認為,和那個人結婚,挺合適的
已經沒有人會說,我們結婚,是因為愛情,因為我們彼此相愛
因為馬上就會有人告訴你,你太不成熟了,愛能當飯吃么?到時候面對柴米油鹽,受苦的是你自己,婚姻是最大的投資,要好好計算,要把收益最大化。
愛情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
不然,你在你的工作圈,朋友圈,怎么曬幸福?
是啊,我們都是為別人的目光活著…
只是,我個人,還對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的那個人還抱有一絲奢望,
我希望我們結婚,僅僅是因為愛情…而不是生活條件適合
即便大部分人的眼中,我是天真的,幼稚的…不切實際的…
但我依然期待那個及其微小的概率,哪怕付出孤獨終老的代價?
因為在我眼里,比孤獨終老更可怕的事是和讓我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