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低風險投資?
下跌有限,上漲無限。
攻守兼備,守正出奇。
在安全邊際可控的情況下,在大多數情況下獲得正的收益率。
回撤是復利的天敵。 不犯錯的正收益享受的是時間的玫瑰。
投資前3問:在最極端的情況出現時,會跌多少?可能性有多大?需要多久才能解套?
在高確定性盈利的時候,要敢上大倉位和一定的杠桿。
2、再談財務自由
路徑
創業:最快的路
職場:奮斗與拼搏
投資:創業/職場之外的“變壓器”,有一定本金+一定技術后才能發揮作用
財務自由的量化分析
初級:ROE > CPI + 年消費/可投資資產
中級:ROE > 人均GDP增速 + CPI + 年消費/可投資資產
3、以終為始
#集中與分散# 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是大媽都知道的道理。具體實操的幾點體會:
1、歐老師說:步入F市,從此與現金成為路人。F與之搭配的主要是現金。不為收益,為現金流。
2、投資水平高,確定性越高,越值得集中投資/加杠桿;反之 選擇分散/指數產品 隨大勢省心力。
3、個人風險偏好與能力評估:分散意味著收益/風險同時降低,而且個人要管理多種品類的能力與精力都較高。
安全性/流動性(周期)/收益(波動)
房產:高/低/中高(有杠桿)
現金:高/高/低
可轉債:高/高/低中
股票類:低/高/高 (指數基金類、擇時)
行動計劃
1、形成筆記和總結(重點:基本概念與名詞、4個主要指標和次要指標的背后邏輯)
2、看3份可轉債發行公告(看轉股價、下調轉股債條件、提前贖回、回售條件)
3、按保底和上攻(分別對應哪些指標),粗篩出3-10支可轉債,并檢視自己選擇背后的依據邏輯
4、雪球或果仁網上建立模擬盤
5、在我的投資組合中可轉債預期占多少比例,配置目標與目的?
> 配置10~20%資金,其余配置指數基金、活期理財
> 替代父母的信托、P2P(更自主可控?)及其他2-3年常規理財
> 掌握一種投資工具,過去一波大肉年化收益率22-30%
4、可轉債概述
可轉債,其實質是一張債券加上一張認購權證。正股價格上漲時,轉股期權價值上漲。當可轉債順利轉股時,發行人實現了低成本股權融資,投資者獲取了高收益率。
從歷史數據看,絕大部分可轉債都會以觸發贖回條款(一般而言,正股價格多日超過轉股價的130%會觸發贖回條款)而提前退市,發行人和投資者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
4.1發行條件
哪些公司才能發行可轉債?發行人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應當符合《可轉換公司債券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的條件:
(1)最近3年連續盈利,且最近3年凈資產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屬于能源、原材料、基礎設施類的公司可以略低,但是不得低于7%;
(2)可轉換債券發行后,公司資產負債率不高于70%;
(3)累計債券余額不超過公司凈資產額的40%;
(4)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債券,還應當符合關于公開發行股票的條件。
從上述條件看,符合這種條件的公司都是A股市場上排名靠前的公司,信用等級較高的企業,我國還沒有出現可轉債違約的事件。
4.2債券特性
1、票面利率:信用級別比企業債高;利率一般比企業債低;
一般可轉債的債券隱含收益率和相同久期、相同信用等級純債相當時,可轉債就基本到底,此時的正股上漲期權相當于免費白送。
中證企業債:3年久期,到期收益率5.3~5.4%
4.3股票特性
1、轉股價:且隨配股、送股和分紅,大部分會自動下調
2、下調轉股價:公司股票在任意連續 30 個交易日中至少有 15 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于當期轉股價格的 85%時,公司董事會有權提出轉股價格向下修正方案并提交公司股東大會表決。(當PB≤1就沒法執行了)
3、提前贖回: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格不低于轉股價的125-130%。(其目的就是告訴你:錢賺得夠多的了吧?趕快轉股,給我從債主變股東!)
4、回售:最后兩個計息年度,如果公司股票在任何連續30 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低于當期轉股價的 70%時,可轉換公司債券持有人有權將其持有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全部或部分按面值加上當期應計利息的價格回售給公司。
4.4交易規則
可轉債可以質押回購。相對于股票,持有可轉債可以進行杠桿交易。
可轉債交易靈活。可轉債T+0交易,比股票靈活,同時流動性又好于普通債券。
4.5三性
安全性
流動性
收益
4.6估值
債性估值
1、到期收益率
2、久期:
3、債券底
4、回購收益率
股性估值
轉股成本
轉股溢價率
4.7 選擇模型
1、防御型(建議配置30%):YTM>3%,通常這類轉債轉股溢價率較高
2、平衡型(50%):YTM>0%,轉債溢價率<5%
3、進攻型(20%):轉債溢價率<2%(升值為負)
發行時的債性越差、轉股價越高,上市定價后溢價率越高,那么未來的空間就相應越小。
有些品種債性很差,轉股價過高、正股波動率低、正股缺乏上升空間、期權價值差的品種,就不會有投資人去選擇。正股有比較強的攻擊性又有比較高的波動率,轉股價偏低,那么這個可轉債就更有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