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媽媽對我說,大海就是我故鄉
海邊出生
海里成長
......
一
燥熱不安的鈴聲,刺耳的扎進耳膜。他的座位是空的!
烈焰當空,無論是誰,都想著找個蔭蔽的地方。可他卻從教室跑了出去。沒人注意到,也沒人真的在乎,是不是教室少了那么一個。
此刻,海岸。一邊是碧波蕩漾的海水,一邊是熱氣騰騰冒著火的沙石。這段路說是海岸也不盡然,這只是個海港。要一直走出這個寧靜的港灣,到盡頭了,才是直面驚濤拍岸的海岸線。只是,支流從遠方緩緩淌過來,路過我們的小鎮。長長地,就這么淌著過了幾里路。
二
偏僻小鎮靠海為生的人,即便在地上,也是常年穿著拖鞋。走快起來,腳掌腳趾要往前擠一擠,才不至松脫。夾雜著濕潤海風與汗液,鞋拖滑得很。一個趔趄,整個腳掌就溜進鞋口。像似一只獵物想掙脫獵袋,卻卡在了袋口進退不能。是的,他的腳想掙脫一切束縛,而他卻制住了。
一會快走、一會又失了神拖著腳。他不想跑,跑到了似乎就能更快解脫煎熬。但是他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心中他要的答案。
從昨晚的那場暴雨開始,他就有預感了。父親不是第一次自己出海,但卻是第一次這么久還沒回。他的眼不停地在港邊停靠的小船上掃,多希望自家那艘破舊的船只能突然出現在這里。是啊,多希望,而也只是希望。
大滴大滴的汗,隨著身體的搖晃,拋落地面。滿地的小石子久旱甘霖,猛地要抓住砸下來的汗滴。吱咋~~~汗珠一半變蒸汽,一半被蒸汽又推了出來。石子們還是沒落到太多的好處。
不知覺間,到了港口。海邊的風,溫熱濕潤。在靠岸內一點的樹蔭下,吹吹海風,是酷暑的一大享受。
天上的藍色絲綢在海天邊際垂了下來,大片大片地,將世界的另一半覆蓋。天上時不時的抽動,整面絲綢翻滾舞動,便有了這廣闊躁動的海面。海的聲音四面八方將人包圍,很沉,很踏實。縱使有百般的不安,也能片刻安寧。他突然失去了思考能力,就想世界停在這一刻。也許大海能將自己懷抱,靜靜哼唱海的歌。
三
終于還是找到了,船擱淺在碎石礁上。海浪推著船,卡在礁石上一晃一晃。走下灘邊,走向礁石堆。尸體綁在船隔板上,大部分的繩子捆在腰間與船隔板上。繩子捆得混亂不堪,卻結實。大多遇見風暴卻無力抵抗的漁人多半會選擇這種方式保全全尸。
他不愿意再看那發白浮腫的身體,或臉龐。想起昨天說著笑著的午后,那寬厚的手掌在收起錨繩前,還摸了摸在岸堤階梯上的他的頭,拍了拍他的肩:回家去吧,今晚帶好多魚回來給你們吃,吃了聰明考試能拿第一。
他多想抱緊泡在水里的父親。可是他不敢~~~不,那不是自己的父親。
大人們在遠處呼喚他,而他,靜靜地坐在礁石上,任由時不時拍起的海浪,濕透了全身。
四
跟著大人們出海打漁有一段時間了,晚上總是抽著煙,坐在岸堤上,看著海水搖搖晃晃。對了,煙是剛學會的,父親那艘小船一直沒出過海了。跟著叔父的大船出海捕魚,更多地是收網收魚,有時還要補網。畢竟是家里的老大,畢竟是個男子漢,畢竟還有弟弟妹妹,畢竟還靠著海吃飯。
心中對海是有怨念,可是恨不起來。漁村的一切都是大海給的,包括生,與死。他把快燃盡的煙頭,丟進海水了,看著它熄滅,漂浮,最終在暗處消失。起身,頭也不回地走回屋里!
那時起,不再在學校看到他了,也很少經過他家。幾年后,他家老房子改建成了幾層的小樓。看到了他,也不知是不是他,也不再認得他。
小時候,媽媽對我說,大海就是我故鄉
海邊出生
海里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