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薇
▎
老婆不能隨便叫
跟老公談戀愛的那會兒,晚上特別喜歡煲電話粥,每個電話多半都是在一個小時以上。
有次他在上海出差,我們整整打了一個通宵,一邊充電一邊開著擴音器,居然一點睡意也沒有,直到天空出現了魚肚白,才意識到一個晚上就這么過去了。
某個周末,小侄兒到我家,這個小屁孩從小到大有一個改不掉的習慣,只要在我家留宿,必須肯定會跟我睡一起,不然就哭鬧個沒完。
像往常一樣,潘同學的電話在相約的時間段進來了,開口就問:“老婆,在干嘛呢?”我還沒來得及回答。
小屁孩嘟著嘴,瞪大眼睛,帶著一種教訓我倆的口吻說:“你們還沒有結婚呢,就開始叫老婆了。”接著繼續投入地看他的《熊出沒》。
電話那頭的潘同學也覺得很不好意思,立馬改口道:“寶貝,是不是海濱(侄兒的乳名)在你旁邊啊?”,沒想到,這個愛管閑事的小屁孩怨氣更大了,加大分貝開始教訓潘同學道:“我姑姑又不是你兒子或女兒,你怎么可以叫寶貝?”
面對這么嚴肅而又苛刻的小管家,這通電話算是打不下去了。
我問他“不叫老婆可以理解,那寶貝為什么也不能叫呢?”
他答道:“我在家,媽媽叫我們寶貝,小孩子才能叫寶貝,大人不可以……”
我一時語塞,不知怎么接話了。
但是侄兒給我上的這一課至今記憶猶新。
每次想此事都會嘴角上揚,一方面是被侄兒較真、爛漫的思想弄得啼笑皆非,另一方面覺得其實孩子比大人更加慎重、嚴謹看待感情。我們何嘗不是從他這樣的認知過來的呢?
高中畢業時,看到班里的男同學拿著他跟女朋友的大頭貼,畫面中接吻的兩個人把我嚇壞了。一直都覺得高中的感情應該也就是拉拉手手而已,接吻應該是成年人甚至是夫妻才可以做的事情,我想我當時的疑惑不解和如今的侄兒一樣吧。
在很多成人世界里,老婆不是一種身份的象征,卻是隨口而出的一句稱呼而已。
這再也不是“從前時光很慢,車馬很慢,郵件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年代,這是個“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的年頭,什么都講究“加速度”,快點找對象,快點結婚,快點生娃,你看那誰誰跟你一樣大,如今如何如何……這些都是七大姑八大姨經常愛逼叨的。
除夕晚上,潘同學跟我說,今年總算可以過個清凈年了,沒有人催婚,還好你懷孕了,不然肯定又有人催生了,我又何嘗不是這種心情呢?
早年間很喜歡瞿穎的《加速度》,開頭的歌詞是這樣的:
原來我和你的世界
隔著曖昧的黑夜
你的愛不是我要的那一種親切
等時間讓我能了解
尋找另一種體貼
自媒體大咖李筱懿在《完善的愛情就像一場拼圖游戲》中說:
太急沒有故事,太快成了事故,寧愿慢一點,緩一點,克制一點,耐心一點,才能在生活的長局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塊拼圖。
是啊,有了速度,就少了溫度。
▎
像吃中藥一樣去對待感情。
老媽自從得了失眠癥之后,到處尋醫問診,每次去醫院開了一大堆藥,吃完絲毫作用都沒有。
后來在一個老中醫那里尋得一處方子,但是醫生說,這個藥必須吃夠三個月,不然你是看不到效果的,失眠是頑疾,慢性病,想要十天半個月就能好起來是不可能的。
老媽是急性子的人,吃了一段時間就開始產生放棄的念想了,總是覺得不起作用。人就是這么奇怪,即使有人告訴你三個月可以實現的愿望,你卻偏偏堅持了十五天就放棄了。
通往夢想的道路并不長,并不擁擠,因為堅持到最后的寥寥無幾。
每當這時我就要做她的思想工作,“媽,中藥見效慢,你再吃一段時間,就可以恢復到以前的睡眠啦。”
好不容易堅持了一個多月,從之前的整晚睡不著,到現在每天可以睡到三四個小時,現在的老媽不像以前那么急功近利,反而一切都開始好轉了。
依附在你身體里的疾病尚且如此,更何況想去追求完全獨立于你生命之外的另外一個她呢?
在知乎上看到一篇《現在的男性是否普遍不再對女性展開追求了》,里面有一個這樣的回答引起了我的注意:
其實我覺得,是越來越多的男生,不愿意去承擔這種風險了。畢竟,這種風險意味著你可能在一個女人身上浪費大把時間精力金錢,而可能沒有什么結果。
……
你請我吃飯,我很不好意思地說讓你破費了,然后主動去買電影票和爆米花;
兩個人見不到面時,在微信可以聊的熱火朝天。約會個四五次,彼此都認定對方,男生主動點表個白,女生臉紅紅地答應。
這才是令人羨慕的愛情吧。
還有個人更直接
男人都是為了性,飯吃了,電影看了,然后你告訴我大姨媽來了。
不是女生不好追,而是男人們心太急,吃頓飯,沒有牽到手就覺得這頓飯花的太不值了,買束花,覺得沒有騙上床,太虧了。
拜托,你們真的以為女人傻嗎?優質的姑娘可不在乎你這點把戲,拿出點真心和誠意出來,別人是感覺到的。
在這個上了床,也可以成為陌生人的時代,更加考驗你對待感情的態度,是像吃中藥慢慢期待效果還是像西醫動手術速戰速決。
回想起,老公當時追我的時候,我在江蘇,他在浙江,本身異地,我也不抱什么希望。因為他的工作很忙很忙,經常全國各地出差。
那次去西安出差,見完客戶已經很晚了,晚上11點多還在外面尋覓吃的,過幾天就是我生日了,他又特意趕過來,當他打開蒂芙尼的盒子時,我驚呆了,因為這個品牌當時正在大陸也只有少數城市才有,其中西安就有專柜。
原來那天之所以很晚還沒有吃東西,是因為在陌生的西安城里給我選首飾。
熟悉這個品牌的人都知道,價格并不便宜,那時我還不是他女朋友呢,如果他也像知乎上的這個人先預算下金錢時間風險的話,那么這個禮物真的不必買了,也不用特意趕回來為我過生日,更不會有現在的我們。
一個很要好的女朋友突然跟我說,她在男朋友的電腦里發現了訂婚花費賬單,我一臉詫異的看著她,“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她回答說:“總覺得心里不舒服。”后來相處了一年左右,最終還是解除了婚約,分手時別人也許是難過傷心,他們卻把一年來所有共同的花銷盤算了一遍,最后女孩支付了所有的費用。
這在我的意料之中。
感情是一種最不可計較盤算的東西,跟著感覺走,真誠的最高境界是:明明很用心,卻不把用心太當回事。
先付出,再考慮收獲,人最重要的狀態不是爭奪和獲取,而是專注和篤定,這可能就是心誠則靈的含義吧。
感情是需要熬的,不是水開了就行了,時間久一點,草藥里的營養才能煎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