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裝夜釣”,是這幾年經常想起的少年時代經常做的趣事之一,也是現在經常想再做做的往事之一。
? ? ? ? 釣,大家都知道是指釣魚;夜釣,是指晚上釣魚;而裝夜釣,是我們老家,也是我們小時候對晚上釣魚的俗稱。這里說的晚上釣魚并不是像現在有些人出海夜釣一樣,手持魚竿,等魚上鉤;而是把魚竿固定在岸上,任魚鉤上的魚餌在河水里漂蕩,明天早上才去收竿。所謂裝,意指安裝魚餌和魚竿,包括選擇安裝地點和安裝時機。所以,裝夜釣是一個釣魚活動,一個非常有趣味的鄉村釣魚活動。
? ? ? ? 我的少年時代是在一個叫楊柳陂的村子里度過的,這個叫楊柳陂的小山村,雖然沒有楊柳依依,但陽民河繞村而過,一河兩岸十里竹林,加上幾座攔河壩,好多水灣和深水潭都是裝夜釣的好去處。裝夜釣是村子里祖祖輩輩代代相傳的、靠水吃水的抓魚方式之一。正如簡書《我的親人——大哥》所述,我的大哥是村子里裝夜釣的愛好者,也是水平比較高的裝夜釣的人之一。
? ? ? ? 我第一次裝夜釣肯定是跟著我大哥去的。那天下午,我按照大哥吩咐,提著小魚婁子,跟著犁田的父親后面,撿泥地里犁翻出來的泥鰍,等大哥收了工,抱著一捆魚竿,我跟著大哥屁股后面,來到攔河埧上游一個叫燙馬角的地方,大哥停下來,抽出一根魚竿,理順魚線,捏住魚鉤,讓我從小魚婁子里找一條小一點的泥鰍給他,只見大哥用左手把泥鰍按在草地上,把右手的魚鉤用力扎進泥鰍的尾巴,然后,輕輕的抖抖魚線,驗證一下魚鉤是否鉤住了泥鰍后,揮捍把魚線和魚鉤上的泥鰍甩到水面,再把魚竿狠狠地插進河岸土地上。于是,這一桿夜釣就裝好了。
? ? ? ? 裝夜釣的魚竿,是楊柳陂竹塘里的赤竹子做的,這種竹子生長期長,質地堅韌,頭大尾小,尾部自然彎曲,頭部有大母指般粗,在尾部找個竹節處綁死魚線,在頭部用柴刀削半邊成尖銳狀,以便下鉤后插入岸邊土地上。夜釣的魚餌一般用小泥鰍,泥鰍生命力強,鋒利的魚鉤刺進泥鰍的尾部,既鉤住了泥鰍,又不會導致泥鰍死亡,而且被魚鉤鉤住尾巴的泥鰍,會不斷地在水里掙扎游動,容易吸引晚上出來覓食的大魚咬食或吞食上釣。
? ? ? ? 那個時候的陽民河,河水流量充足,上游的化肥廠和造紙廠都還沒有修建,河里生態環境非常適合很多品種的魚繁殖生長。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魚,那是絕對的珍貴食材。除了民兵連長偶爾用炸藥在河里炸魚外,夜釣,是村子里的鄉親普遍采用的捕魚方式。但是,夜釣的收獲有限,而且傍晚裝桿,早上收竿也花費時間。更主要的是,裝夜釣的地方選擇有講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釣到魚的。于是,裝好一桿后,大哥帶著我往前走,在一處水流平緩,可以看到河底水草處的地方停了下來,開始裝第二竿夜釣。大哥按套路裝完后,看著寬闊的水面和身前的魚竿,然后對我說,這一竿今晚應該有魚。我問為什么,大哥說,這個地方被偷吃了幾次了,今天鉤的是大一點的泥鰍。
? ? ? ? 那天傍晚,大哥帶著我沿燙馬角岸邊裝了十幾竿,最后還讓我裝了一竿,然后對我說,以后你自己傍晚放牛時來學著裝。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很久很久都睡不著,在床上翻來覆去,腦海里全是大哥裝夜釣的位置和魚鉤上的小泥鰍,一遍又一遍地想哪一個位置的哪一桿會有魚來吃小泥鰍,哪一桿的小泥鰍會被河里的魚偷吃,我自己裝的那一竿會不會釣到魚,會釣到什么魚?挨了大哥幾次罵好不容易才睡著。可是,在睡夢里也是裝夜釣的那些事。
? ? ?
? ? ? ? 本來就習慣早起的我,因為要跟大哥去收夜釣,樓下公雞叫第一遍時就醒了,但又不敢起來,又不敢繼續睡。于是,就睜著眼捱到雞叫三遍,才敢叫大哥起床。大哥和我正好相反,從小喜歡懶床,而且動作拖拉,我在廚房門口等到天大亮了,大哥才慢吞吞的下樓出發。收釣,是喜悅和失望的交響曲。大哥看我興奮著急的樣子,帶著我從最后一竿反方向開始收起。最后一竿是我裝的,快到河邊時,我緊跑幾步,河面上白色的晨霧飄騰,我看見細細的魚竿明顯沉入水中,趕緊叫大哥快點。永遠都是慢性子的大哥,顯然不相信我,依舊一步一步,遠遠的說了一聲,你自己收吧。于是,我趕緊彎腰要拔起魚竿,還真的有魚,是一條五六寸長的白色的大嘴“排高子”。魚已經死了,大哥過來從魚嘴里拔出魚釣,用根茅草穿過魚鰓,把魚串好,卷好魚線,遞過來叫我拿著,然后繼續往前收釣。
? ? ? 接下來的幾桿,除了一桿釣到一條大一點的“排高子”外,不是被魚偷吃了泥鰍,就是泥鰍完好無損,而且還活著。正當我肩膀上的魚竿越來越多,心情越來越失望時,我們來到了昨天傍晚大哥說可能有魚的第二竿的地方。這個時候的河面,晨霧消散了很多,我邊走邊望著岸邊的水面,突然發現那根魚竿的尾巴部分都不見了,走近幾步再一看,綁著魚線的彎彎的釣魚竿尾部那截已經全部深入水面。這時大哥也看見了,還沒有等我出聲,幾個箭步就沖到了河邊,動作麻利地拔桿拖鉤,把一條一尺多長的“白須仙”拖出水面,拉到了岸上草地上。估計這條三斤以上的“白須仙”應該是折騰了一晚上,累了,只磞達了幾下,就乖乖地躺在草地上擺動著尾巴。大哥讓我看好魚,跑到旁邊收完最后一竿,然后,提著魚,帶著我,基本上是飛跑回家。
? ? ? 這是一個巨大的收獲。首先,這種我們小時候叫“白須仙”的魚,非常難得;其次,這么大的“白須仙”極為少見,更加難得;最后,在那個肉食奇缺的年代,這條大魚的價值抵得上很多斤豬肉,而且母親剛剛生完二弟不久,身體不太好,正好可以給母親補補身體。那天早上,母親非常高興,全家人都非常高興,這是大哥裝夜釣這么多年第一次釣到那么大的魚,而且還是“白須仙”,更是我第一次跟著大哥參與裝夜釣,那種興奮和自豪感著實讓我興奮了很多天,也是后來我堅持裝夜釣很多年的原發動力。
? ? ? ? 后來很多年,我跟著大哥,慢慢的也掌握了裝夜釣的要領,學會了識水勢,辯魚場,經常在陽民河的龍頭灣,躉石亭,樟樹頭下和撐船壩等很多地段都裝過夜釣,還釣到過水魚和河鰻,但再也沒有釣到過那么大的“白須仙”。再后來,因為上游武溪河修建了水電站,水流量大量減少,加上又建了化肥廠,特別是另外一條上游支流平川河建了造紙廠,河水逐漸有了污染,河里的魚逐漸也少了。更主要的是,改革開放以后,解決了溫飽問題后,很多人挖田養魚,挖山塘養魚,生活水平提高了,裝夜釣才慢慢的退出大哥和我及很多楊柳陂人的生活。
? ? ? ? 這幾年,珠海朋友熱衷于海釣,每逢朋友海釣歸來,請我們分享海魚時,我都會想起少年時代裝夜釣的往事,也時常給朋友講述和分享夜釣的喜悅和樂趣。去年,香山湖公園改建時,每次看到香山湖的山塘,都會想起裝夜釣,都很想買魚線和魚鉤,再做簡單的魚竿,再到桂林特產店買泥鰍,然后去裝夜釣,心里不止一次的想過肯定會有收獲。但是,同樣因為現在不缺吃,也擔心山塘水會有污染而沒有付諸行動。但每次在香山湖綠道徒步,望著水面經常翻起的水泡和自下而上的波紋小浪,就知道水里有各種魚兒在悠然覓食和生長。
? ? ? ? 今年元旦回老家,在大哥家屋側山坡上挖冬筍時,曾跟大哥聊起當年裝夜釣,釣到“白須仙”的事,大哥說,現在都懶得裝夜釣了,化肥廠和紙廠關閉后,陽民河里的魚又多了,不過現在都直接在河里裝夜網網魚,不再裝夜釣了。
? ? 裝夜釣,難忘的,很難重溫的少年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