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前的一個半月(大約11月中),感覺左腳踝有點不對勁,跑起來用不到力。正骨醫生診斷為“挫傷淤腫”,貼了兩天藥膏沒有好轉,后中醫生說“錯位”,要連續去醫院“踩腳復位”......停了大約10天沒有跑步后,自己忍不住又穿上鞋子,一來看看腳是否有好轉,二來也是惦記著廣馬擔心跑量不夠。
那天從家門口出來,如往常一樣簡單做了熱身,準備沿江邊刷馬路。也不知道是吃錯藥還是中邪啦,在閱江路準備拐入江邊時,左腳被什么東西絆了一下,踉踉蹌蹌往前沖兩步,直接摔趴在地上,左膝蓋和右手肘側邊分別擦傷一片。
等我爬起來時,左膝蓋和右手肘傷口滲出一片血,只得去找旁邊小店“求救”。簡單用礦泉水沖洗傷口,粘了幾塊止血貼后,就灰溜溜回家啦。事后回想,對傷口的處理有點麻痹大意啦。
自小農村長大,磕磕碰碰的事情總是免不了的,故一向以來,對這類事情也不是太過放在心上,想著過兩天時間,傷口愈合結痂就沒事啦。第二天晨起,感覺有點異樣,照鏡子一看,上嘴唇腫起一大塊,就跟“大話西游”里梁朝偉的裝扮一樣。當時以為是被什么昆蟲叮咬了,可是,對著鏡子看半天,也沒找到“傷口”。糾結了一段時間,嘴唇上的腫塊好像沒有那么硬了,等到出門上班時,除了感覺有點漲疼外,嘴唇的腫塊基本都消了。其實,這時身體向我發出的“警告”!可惜,被我忽略掉啦。
隔天晚上(25號,周六),四肢冒出很多硬硬的紅疙瘩,開始以為是濕疹胞,還想著要煲“祛濕”湯。到了半夜,全身上下都是而且很癢。趕快打車去海軍421醫院,急診醫生給出“病原體急性過敏”的意見(我沒有說手腳擦傷的事情,一來醫生沒有問題,二來也沒覺得跟它有什么關系),立刻掛瓶打激素吊針。打完吊針,匆忙收拾行裝,按原定計劃,我跟同事一起參加了益動廣東的徒步活動?;顒咏Y束后,沒有任何不適,身上的紅疹也消退了,只是在擦傷的傷口周邊還有部分零星的。
我以為沒事啦,誰知道,大約又過了幾天吧,已經結痂的兩處傷口慢慢又滲出些液體(被破壞的真皮細胞液)出來,液體流過的地方又癢又腫,而且出現潰爛現象,原來就右手肘一點擦傷,很快就蔓延到半個手臂一大片紅腫。等我到中醫院咨詢時說是“皮疹”,開了一堆藥又吃又敷。想想這樣也不是個事,專門到廣州市皮防所去診斷,抽血化驗后,最終得出“細菌侵蝕”引發的急性病毒感染(未清除干凈)誘發過敏性綜合皮炎!到這個時候,我才明白,都是“撲街”惹的禍!
啰嗦嗦寫這段,絕對不是為了針對醫院治療!只是想說明自己在廣馬前的狀態,而這也是2016年廣馬故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