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伙伴們,在職場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會議上你的提議很有道理,就是沒有多少人支持,而那個明明(別問我為什么又是小明)明明說的和你是一個意思,大家卻紛紛響應。囧rz
你有沒有想過,你需要提高你的親和力。親和力不是拍馬屁、搞關系,而是實實在在的一種能力。
本文將通過筆者總結的“六脈神劍+般若心經”,助你迅速打通任督二脈,提升自己的親和力。
來看幾道自測題——
1. 小測試
- 我看見領導象耗子看見貓,恨不得繞開走過去。
- 我跟同事難以找到共同話題,在網絡游戲里倒是有志同道合的隊友。
- 我的提議往往得不到大家支持,也許只有領導才能一呼百應吧?
- 我很難開口向別人提出請求,害怕被拒絕。
每道題1-6分,與自己的實際情況越匹配分值越高。
如果你的得分在16分以上,那么你需要重視提高自己的親和力了。
2. 什么是親和力
通過柔和的表情、簡短的寒暄就能迅速地獲得別人好感的能力。
3. 為什么要鍛煉親和力
更容易獲得支持與幫助。
4. 如何鍛煉親和力
六脈神劍第一式 目光
簡單的凝視就能讓人感受到你的誠意。
六脈神劍第二式 微笑
有的人可以有幾百種微表情,這種人我們稱之為“行走的表情包”。
也有人只有一種表情,那就是面無表情。這種人我們叫面癱。
微笑是微表情里最有用的一種,展現一個自然的微笑,馬上就能提升你的親和力。
六脈神劍第三式 點頭
誠懇的點頭會讓你的談話對象更有表達的欲望。
六脈神劍第四式 道歉
【R】原書片段(節選自《重要的事情說3點》)
半吊子的道歉會產生反效果
有句話叫“事不過三"。
它有著無論怎樣穩重的人,若屢次觸犯也會動怒的意思。而謝罪中也蘊藏著魔法數字“3”的力量。
想要獲得對方的原諒,你必須按照3個步驟來道歉。
在上文中已經介紹了很多“3”的魔法的應用方式,在本書的最后我想向大家介紹一下使用“3”的魔法來道歉的方法。因為道歉的時候,我們必須將自己的真心實意傳遞給對方。
所謂的道歉到底是什么呢?
道歉有很多解釋,但大多數人都是為了不做出補償和不被懲罰才道歉的。
嘴上說句“對不起”就能被無罪赦免,聽起來非常的“任性”。換句話說,道歉就是免罪符。
有的時候我們會聽到下面這樣的話,也是因為大家都覺得道歉就是免罪符。
我不是道歉了嗎?
你以為道歉了就沒事了嗎!
半吊子的道歉會讓對方更生氣。
3步驟整合好
那么,我們該怎么道歉呢?原則就是,3回合道歉法。道歉到第四次和第五次只會讓人覺得厭煩。
具體來說,首先為自己的過失道歉。“這次真是對不住了。”
用這種基本的道歉句型,結合當時的具體情況進行道歉。
然后描述對方受到的損失。有很多人都忽視這一部分,描述得非常粗略。但是接受道歉的人卻不會忽視你的遺漏。只知道說‘對不起’,你知道你在為什么道歉嗎?你其實只是口頭上隨便說說吧?”會這樣為你的態度生氣的人也不在少數。
因此,你要以事實為基礎,慎重地進行道歉。例如,下面這樣。
“交貨延遲,讓你們的銷售遭受了極大的損失。”
最后再說出出現過失的原因和對應方案。
不要撒謊,也不要有所隱瞞,展現你的誠意。
“在產品檢查的時候浪費了時間。我們會盡快改變體制,保證以后不再出現這種情況。,
如果出現過失的原因并不能很快就分辨出來,你也要將你的意思說到,告訴對方今后還會向他們報告調查的具體情況。
【I】引導促進
很多時候,我們道歉時候的“心口不一”會讓人無法容忍,又或者道不恰當的方式導致詞不達意,也使期待他人諒解的目的無法實現,因此在道歉的時候運用說三點的方式,簡約卻又不簡單的表達歉意,也是一門需要學習的藝術。
真誠道歉說三點,我們可以這么做:
第一步:為自己的過失道歉,可以說“真是抱歉”,“真是對不起”等等道歉用語。(談情感)
第二步:具體描述你為他人帶來的損失,以描述事件本身為基礎,切忌泛泛而談。這一步非常關鍵,是能否贏得接受道歉一方理解的基礎。(說邏輯)
第三步: 最后再說造成過失的原因,以及將會采取的補救措施,進一步爭取對方的諒解。(講利益)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工作中開會的時候我們常常會遇到有人遲到,這時往往是很隨意的說一下不好意思,但是內心卻像是沒事人一樣。
如果使用真誠道歉,可以這么做——
- 首先可以做一個言語上的道歉,“不好意思,我來晚了”;
- 接著描述大家的損失,“哎呀,我遲到了五分鐘,會場有十個人,我耽誤了大家五十分鐘的時間”;
- 最后,說一下原因和補救措施,“剛才被一件緊急事務拖住了,不是故意耽誤會議,會后我給大家發個紅包作為小小的補償吧”。
【A2】催化應用
工作中難免會犯錯誤,所以真誠致歉一定用得上,請大家按照分組討論并設想自己的場景案例。
(思考、討論并分享……)
六脈神劍第五式 致謝
致謝和道歉其實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所以談情感,說邏輯,講利益這三步可以完美復用于致謝。
同樣地,請大家按照分組討論并設想自己的場景案例。
(思考、討論并分享……)
六脈神劍第六式 請求
【R】原文片段(節選自《所謂情商高,就是會說話》)
老實說,閱讀本書,并不能使以前所有“No”的回答都變成“Yes”,但它確實能提高可能性。根據我的經驗,如果原來的可能性為0,那么本書應該能幫助你提高到2~3成;如果原來的可能性為5成,那么本書就能幫助提高到7~8成。
……
一個人平均每天會求人22次。當然,有的請求得到的回答是“Yes”,有的則是“No”。打個比方,假設使用高明的措辭,每天至少能把一次“No”的回答變成“Yes”。那么僅以一天來看,或許并沒有明顯的變化,但這樣的情況如果持續一年,就能改變365次,三年就是1000次以上。如果能把以前得到的1000次“No”的回答變成“Yes”,難道人生還不會改變嗎?
……
把“No”的回答變成“Yes”,有3個步驟。
步驟1:“不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
一般來說,人都容易不假思索地把腦中的想法直接說出來。然而,這樣不僅常常事與愿違,而且很容易招致反感。請不要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就是步驟1。
當然,我們都是凡人,不可能保證所有事都不直接說出來,但至少請記住,不要直接說出“這是很重要的請求!”之類的話。
例如:有人從老家寄來很多柑橘,家人甚至都吃膩了,而你不想讓剩下的柑橘白白爛掉。
在這種時候,請不要直接說:
“大家繼續吃啊!”
步驟2:“揣摩對方的心理”
請揣摩對方的心理,并根據其平日表現,猜測對方會對你的請求作何想法。
直接說出請求,對方會作何反應?如果對方回答“Yes”的可能性很大,當然可以直接說……
如果對方回答“No”的可能性很大,就不能直接說了。請暫時忘記自己的請求,揣測對方的喜惡、性格等因素。把“No”變成“Yes”的答案就在其中。
請試著揣測吃膩了柑橘的家人的心理。
“不能光吃柑橘。”
這應該就是家人的想法。
此時,請再次忘記自己的請求,想想家人的喜惡。例如:
“不想感冒。”
沒人愿意生病。
到了容易感冒的季節,身邊就會出現感冒患者,家人都很在意這一點。
步驟3:“考慮符合對方利益的措辭”
提出的請求,要讓“對方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趨于一致。想達到這一點,就要基于對方的心理來考慮措辭。
關鍵在于,要創造符合對方利益的上下文關系。即使措辭有所改變,只要最終達成目的就行。
既然家人不想感冒,就可以對他們說:
“多吃柑橘就不會感冒了。”
這樣的措辭符合對方的利益,家人就會變得樂意吃柑橘,而你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I】引導促進
在工作中,總是免不了向別人提出請求,除了那些比較小的、別人一定會幫忙的請求;大部分請求我們提出之前并不確定是否能得到肯定回復。有時我們會被拒絕,這時我們往往會歸咎于“自己面子不夠大”或者“對方現在可能心情不太好”等等原因,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只需要改變一下措辭,就能有效地讓自己的需求更多地得到肯定答復。
所謂把NO變成YES,就是通過妥善的措辭,提高自己的請求得到肯定答復的幾率。
大家可不要小看言辭的力量,運用得好能解決大麻煩。舉個例子,在一架航班上,供應兩種飛機餐,牛肉和魚肉。由于之前的乘客大多選擇牛肉,導致剩下的大部分是魚肉了。這時新人空姐如果直接說“對不起,只剩魚肉了”,乘客就會非常不滿意,認為自己被剝奪了選擇權,甚至會引發投訴。值此關頭,有經驗的前輩空姐說:“本機供應以優質香草、富含礦物質的天然巖鹽和粗制黑胡椒嫩煎而成的魚肉,以及普通牛肉”。乘客紛紛選擇魚肉,一場危機消于無形。
這個例子中,前輩空姐是這么做的——
- 不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空姐沒有直接說“只有魚肉了”
- 揣摩對方的心理。乘客希望自己有選擇權,能享受更好的飛機餐。
- 考慮符合對方利益的措辭。“給乘客’富含礦物質,更好的’飛機餐”。
這三個步驟應當說是非常的簡明扼要,但有沒有注意到對方這個關鍵詞在三個步驟中重復了兩次?
這正是這三個看似淺顯的步驟之中蘊含的深意。只有真正從對方的角度出發,為對方的利益考慮,對方才愿意為你把NO變成YES。
【A3】催化應用
下面我給出一個場景,假設你是一家餐廳的值班經理。有一桌有兩個淘氣的孩子,時不時跑來跑去,大聲喧嘩甚至于尖叫。一點不考慮別的顧客的感受。她們的媽媽呢也不管。現在有顧客向你提出了抗議,要求出面干涉。你用剛剛學到的三個步驟,可以怎么做?
通常的做法是直接跟媽媽說,您的孩子影響到其它顧客了,請讓他們回到座位安靜地坐下好嗎?但可以肯定這沒有為孩子的媽媽考慮,所以不是最好的辦法,而且得到YES回復的可能性也不能保證,怎樣提高肯定答復的可能性呢?
請大家按照之前的分組,考慮一個解決方案。我給大家3分鐘的時間,稍后我們請1-2組 代表給大家做一個現場的分享。
(思考、討論并分享……)
非常好,我們捕捉到了媽媽的訴求——確保孩子的安全,所以如果我們作出安全方面的提示,比如上菜時會有熱湯,就能使得媽媽同意把孩子召回桌邊的請求。
【A2】
【事后復盤的A2】
即使你在理智上認同了應該用三步法提出請求。但由于這不是你的習慣,你還是會忍不住直接提出請求。所以,事后復盤的方法可以幫助你更有效地把這個拆頁拆為己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請你刻意地留心自己向別人提出請求的場景,特別是別人拒絕你的場景,把你的請求記錄下來,然后試著想想如果用三步法應該如何做?有機會再作一次嘗試。
般若心經
《射雕英雄傳》里說九陰真經有上下兩卷,上卷是心法,下卷是招術。陳玄風和梅超風只偷了下卷,強行練習以至于走火入魔。
由此可見心法的重要性,我們的六脈神劍也需要配合般若心經來練。
- “三步法請求”,不直接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是不是一種不誠懇?或者說是不是在算計對方?
-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是真誠的贊美,還是把馬屁拍得清新脫俗?
- 一個表面親和的人究竟是赤誠君子,還是欺世盜名?
關鍵就取決于有沒有念著“般若心經”在練習“六脈神劍”。
兩句話——
我心溫柔良善,
我靈柔和謙卑。
相由心生,心中常念這兩句,自然會有親和力。
敬請期待下次分享——工作中的反應力。
本文為作者原創,轉發請注明原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