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昆作為家中唯一一個留城的孩子,獲得了木材廠的第一份工作,捧上了鐵飯碗。在木材廠結識了涂志強、肖國慶和孫趕超,并和三人成為了朋友。涂志強是周秉昆的第一個工作伙伴,干活時特別照顧他,對初入社會的秉昆而言,那份情誼是美好的。以致后來當他被領導勒令去觀看涂志強被槍決時當場暈厥,而他的暈厥又引來了水自流的關注。經過觀察,這個膽小又有點懦弱的周秉昆被水自流定為每月給鄭娟送錢的最佳人選。好人周秉昆由此進入自己的人生軌跡。
涂志強事件在年輕的周秉昆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陰影,甚至影響到了工作。秉昆辭職離開木材廠,在名義姐夫蔡曉光的幫助下進了醬油廠,當了名出渣工。在此先后結識了工友曹德寶、呂川和唐向陽,還有一路亦師亦友的醬油廠書記曲秀貞。
在一次合伙搶購豬肉事件后,“光字片六小君子”同盟算是集結完畢。并在喬春燕的提議下,每年初三聚會一次。在那個沒有電視、手機,沒有網絡傳媒的年代,成年人靠家長里短的幫襯過活,少年人靠呼朋喚友行走江湖,人與人之間就這樣生出千絲萬縷的聯系來。
每個人都是一個利益的節點,每個節點的背后又有著千絲萬縷的牽連。有學者認為,認識這個世界只需要通過六個人。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六個人中的一個存在,而這六個人中,與你走到最后的又是誰,你又是這六人中怎樣的存在。
看似背后最有來頭的周秉昆,實則連自己都幫不得、救不了,甚至還因此背了許多道義上的“責任”。強者自有強者的生存方式,弱者也有弱者的處事哲學。這位救不了自己的周秉昆背后的存在,在某些人眼里也自有用處。精明的喬春燕兩口子便有模有樣地學起了扯虎皮做大旗的生意,最終讓自己的生活水平遠超身邊幾人。擅于利用身邊的資源,讓喬春燕和曹德寶改變了自己的生存狀況,也逐漸改變了自己的處事原則。
最早脫離“六小君子”團體的是唐向陽和呂川。唐向陽的父母都是中學教師,他秉承家學,恢復高考后考去北京,成為一名工程師。出身“光子片”普通家庭的呂川,擅于抓機遇。他在唐向陽父親的輔導下也考上大學,最后走上仕途。在那個時代,知識確確實實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剩下四個不愛學習的,也就只好讓生活來改變,此時的“六小君子”實際上只剩“四小君子”了。
周秉昆因著名詩人姐夫馮化成結識了《金土地》雜志主編邵敬文。在周恩來詩歌事件中,周秉昆沒有讓邵主編身陷囹圄。好人周秉昆在被關押半年后,又一次得到命運的善待。他在邵主編的推薦下,進雜志社做了臨時工,先后為雜志社創辦了和膳堂飯館和一家教育類書店。為社里創收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收入,改善了家人的生活,并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雜志社的正式編制。曹德寶因為對生活有夢想被同樣對人生有追求的喬春燕算計,倆人也算真正對上眼,進了一家門。
學習和婚姻都改變不了命運的孫趕超和肖國慶,在廠子倒閉后各自打起了散工,靠一身力氣吃飯,老實本分地過活。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兩個家庭,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雖說努力也沒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但起碼也是讓自己堂堂正正地活成子孫的鋪路石。
肖國慶借助周秉昆的關系,進了軍工廠當門衛,他選擇不逢迎、不阿諛,正直坦蕩地活在貧困里。沒有被生活壓彎脊梁骨的孫趕超,卻被疾病逼迫著選擇匍匐在鐵軌上,把改變命運的機會留給兒子。向死求生,這也能算是一種君子所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