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拉住流年,好好的說聲再見,遺憾和感謝都回不到昨天……
青春熱血、激烈、豐富、夢幻、強盛而美好,又易逝,每個人大概都難免會對其戀戀不舍。年輕的時候就太想明白,因為老覺得有一些事情不明白就是生活的慌張,后來等老了才發現,那慌張就是青春,你不慌張了,青春就沒了。
有人說,世道變壞是從嘲笑文藝青年開始的,其實他們把因果關系搞反了;事實是世道變得太快太艱難,才讓文藝青年跟不上這個時代。
畢業后工作一段時間了,感覺生活挺不容易的。
他叫大白,二十五歲,和我一樣住在這所城市,大白是我在書店認識的,那是一個晚上我和他坐在同一個桌子旁,他當時在看我喜歡的一本書,我主動和大白打了聲個招呼,和他談論了關于書中的一些有趣的東西。我倆相談沈歡一見如故,晚上在路攤一塊吃了頓飯,抽了支煙。就這樣我倆就認識了。
后來了解到,我們同為“空巢青年”,什么叫“空巢青年”,先來解釋一下“空巢青年”的含義:大多是指背井離鄉,在大城市獨自打拼的年輕人。
他們沒有背景,沒有根基,能夠立足已經不易,還想有更好的生活實在太難,可放棄又不甘心,于是在拼搏和茍且中盼望著詩與遠方。
“一個人也沒什么不好。”習慣了獨來獨往,有時候他也會這么告訴自己。
可是,一個人,生病的時候,沒帶鑰匙被鎖在門外的時候,酒局散場后抱著馬桶哇哇大吐的時候,心底難免會有動搖,這么累到底值不值?
大白是南方人,二十二歲出來打拼,北漂三年,頻繁的出差讓大白走遍了幾乎整個中國。
那天我和大白出來喝酒,大白點了一根煙吐了個煙圈,大白告訴我,我想家了。
那天大白告訴我,有一次出差,回到鄭州的時候已經是半夜11點,鄭州下著瓢潑大雨,我一個人在大雨里奔跑。后來看到一家小面館還在營業,我沖了進去,里面的空氣都是香噴噴的味道,那時候才想起來我趕了一天的路,沒吃過任何東西。
看店的大爺也許覺得我一個年輕人不容易,特意給我找了一個靠窗的位置。
我吃著燴面,看著外面漆黑一片,不知道有多心酸。家鄉的親朋好友應該都在睡夢中了吧,誰也不會想到我,在異鄉的黑夜吃著快餐等雨停的感覺。
我不怕吃苦,怕的是孤獨。在一個陌生的城市,沒有親人朋友,沒有可以依賴的人,沒有家的感覺,沒有歸屬感,不管多晚回家,沒有一盞燈在等你,沒有一個人在牽掛你。
每次打電話,大白都會告訴爸媽,他過得很好,很幸福,讓他們不用操心自己。還會在過年回家的時候給他們帶很多的禮物。
我盡量讓自己看起來很風光的樣子,但內心的苦澀只有自己才知道。特別孤獨特別無力的時候,忍不住想找一個朋友喝次酒,卻發現沒有任何一個適合自己。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后還依然熱愛它。”
空巢青年的產生源于全國范圍內的人口大遷徙,而人口大遷移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的馬太效應。
或許只有這些大城市才能安放年輕人的夢想吧…… 那些適應了大城市生活的年輕人,一旦回到家鄉,就會發現自己實在無法忍受少的可憐的工作機會和無處不在的人情關系,這也是為什么前幾年又出現了“逃回北上廣”的風潮。可是,來的人多了,競爭也更激烈了,房價自然就高了。
這是一種必然,稀缺資源永遠昂貴且只屬于少數人。
如今的社會工作崗位多了,可是能找到自己適合的工作實在是很不容易。如今大學也多了,能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還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孤獨、寂寞、空虛,這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追逐夢想不得不承受的代價。
倉央嘉措有一句詩: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答案是沒有,是根本不存在的。
任何一種選擇都有其代價,這才是生活的真相。
昨天中午和我爸媽和哥哥一塊聊天,我媽問我這幾天都干嘛了,天涼了記得穿厚點。
我說這幾天我什么都沒做,一直在休息看書,我媽緊接著發了一條語音說:“隔壁你大娘家的兒子說今年八月十五回家說沒買到回家票,外邊的車票就那么難買嗎?回家的人就那么多嗎?”
我說:“媽,現在車票確實挺難買的……”
我知道我媽肯定想我了。
其實不是我不回家,我七月份就告訴我爸媽中秋我要回趟家,我媽說:“你這孩子,你都那么大了怎么老想著回家,像個閨女一樣,以工作為重吧。家里沒啥事不要掛念……”
我的母親她有著無數中國母親的縮影,她傳統守舊,她節儉甚至吝嗇,但她時刻恪守與人的和善和對職業的盡責。
昨天我在家庭群里發了一條長長的語音,我告訴我媽,以后我說回家的時候你別管我了,你整天讓我以工作為重好好工作,為什么我身邊的人他們都經常回家,我為什么不能回家,我媽說咱家跟人家不一樣,我說有什么不一樣啊,不都是家?我媽遲遲不肯說話。或許這就是上一代教育子女的獨特方式吧。
以后回家,我再也不要提前告訴他們了。
希望每一個遠離家鄉的孩子,都能走在回家路上,推開門就見到最想念的臉龐。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很多時候想回到過去的流年時光,會想起很多張笑得天真的臉,想流離在午后的陽光。
那時的日子總是過得很慢,像童話里一般,各自憧憬這未來。每當睜開眼迎來新的一天,我們都會遺忘昨日的不悅,在操場上看著很高很高的天,是藍的,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的云,是白的。
今晚我想好怎么度過了,我要去工大的看臺去看月亮,我想一個人安安靜靜的呆一會……
站在岸上的人,不能體會溺水者的心情。
網絡再發達,也替代不了面對面的溫情。
空巢青年的數量正變得越來越龐大,這是個無可回避的話題,相比于生活上的拮據,“被拋棄”的感覺讓他們與繁華的都市背離。
孤獨地像條狗,城市越喧囂,內心越寂寥。
大城市雖然壓力很大,或許還少了一點人情味,但至少這里是守規則的。辦點事,只要手續齊全,多半不需要再托關系。出了事,只要不理虧,多半還是講法律的。有本事,只要運氣不太遭,多半還是能被人看到的。這就是為什么那么多年輕人,一邊吐槽是在大城市里假裝生活,一邊又鼓起勇氣留在大城市里生活。因為大城市更能安放千千萬萬普通人的夢想。或許有點無奈,有點無可奈何,但你很難有更好的選擇。如果你的眼前漆黑一片,那就把一個人過得像一支隊伍。撐到天亮的那一刻,會很美的。
我想今晚的夜色會很美,明天的太陽也會很亮。
萬家燈火里駐著一個我……我想今晚的夜色一定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