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說“哪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寫作上了,時間,擠一擠,總是有的”;教育專家孫曉云說“我們要抓住時間的邊角料”;星云大師說‘’我寫作常常用等公車的時間打腹稿,基本上車來了,一篇文章基本也成了‘’。應該說,這些了不起的人物都是善用時間,讓自己一生300歲的高手。時間72變,全在“我”是否真的把它當朋友。
破除時間不夠用的魔咒,今天分享3個妙招。
①『抓住時間小偷』
時間小偷是誰?說到底,就是時間的操縱者------我們自己。端午節期間,我帶孩子去聽一個學習力的課程。里面有個學霸分享了一個30分鐘定律,把睡覺8小時之外的16個小時分為32個30分鐘時段,跟今天晨讀內容建立「時間跟蹤表」的做法完全一致。
本來昨天我還說想放棄晨讀呢,也不是說全然放棄,其實就是給自已規定個幾分鐘列個要點,而不寫文章。但是,今天早上聽晨讀時,感覺對我節約時間、提高效率還是有幫助,就決定還是寫一下,理理思路。畢竟,磨刀不誤砍柴工嘛!
我打算建一個以1小時為單位的記錄表,每天復盤一下,看時間溜到哪了?(先打個表格,然后把手機鬧鐘每隔一小時都定好。
②『破除“立即行動”』
為了避免被這些時間小偷搶占注意力,你需要掌握3條時間整理原則:
001 睡前規劃
每天睡前寫下第二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五件事。(。。。。。。)
002 日后跟進
(。。。。。。)不具體寫在這兒了
003 合理委派
利用經濟學比較優勢原理,讓家人幫忙做一些他們擅長的事。
③『增添任務樂趣』
001 給予獎勵
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把那些放松身心的額外活動都當作工作進展的獎勵。
002 抽獎游戲
想到什么任務就把它們分別寫在小紙片上。然后放進一只袋子里,有空處理它們的時候隨手抽出一張,抽到什么任務就立刻完成它。
參考書目:《超級時間整理術:每天多出一小時》[英] 邁克爾·赫佩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