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如果還沒有安裝shiny包,在一切開始之前請先安裝shiny包。
一、先扔例子
Example 01
這個例子是R自帶的shiny包的例子,左邊拖動滑塊控制右邊柱子數量,除此以外還有10個自帶例子。
想研究這個例子的腳本及展示效果,可直接查看:
二、一個APP的結構
shiny app 由兩部分組成:用戶交互腳本(ui.R) 和 服務器腳本(server.R)。
關于兩部分腳本的結構,將會在下一章重點說明,本章舉例了解shiny,有個大概的印象就好。
來看一下在這個例子中的ui.R和server.R:
ui.R:決定了你的app的輸出內容及可視化效果
server.R:包含了你的app運行的邏輯。
三、運行你的App
在你的工作空間中創建一個文件夾叫“my_app”,把ui.R和server.R這兩個文件放在“my_app”這個文件夾中。
忘了怎么設置工作空間的看這里:
設置R的工作空間為setwd()函數,舉例:setwd("D:/shiny")。
也就是在D盤的shiny文件夾中新建一個叫my_app的文件夾,my_app的文件夾中有ui.R和server.R這兩個文件。
可以開始運行了:
然后你就會在新的窗口中看到本文最初的那個例子了。
看到這里,應該對shiny包的運行有個初步的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