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吳山越山山下水,總是凄涼意。江流今古愁,山雨興亡淚。沙鷗笑人閑未得。---- 元代 · 任昱《清江引·錢塘懷古》
江流今古愁:秦觀《江城子》:“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山雨興亡淚:意謂山中的雨猶如為國家的衰亡流的淚。
古人習以錢塘江北岸山稱吳山,南岸山稱越山,這是因為錢塘江曾為春秋時吳、越兩國國界的緣故。元曲家汪元亨即有“怕青山兩岸分吳越”(《醉太平·警世》)語。
106
鄰家人未識,床上坐堆堆。郎來傍門戶,滿口索錢財。 錦幛兩邊橫,遮掩侍娘行。遣郎鋪簟席,相并拜親情。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唐代 · 王建《新嫁娘詞三首》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這是多么聰明、細心,甚至帶有點狡黠的新嫁娘!她想出了很妙的一招——讓小姑先嘗嘗羹湯。為什么要讓小姑先嘗,而不像朱慶馀《閨意獻張水部》那樣問她的丈夫呢?朱詩云“畫眉深淺入時無”,之所以要問丈夫,因為深夜洞房里只有丈夫可問。而廚房則是小姑經常出入之所,羹湯做好之后,要想得到能夠代表婆婆的人親口嘗一嘗,則非小姑不可。所以,從“三日入廚”,到“洗手”,到“先遣小姑嘗”,不僅和人物身份,而且和具體的環境、場所,一一緊緊相扣。語雖淺白。卻頗為得體,合情合理。新娘的機靈聰敏,心計巧思,躍然紙上。“先遣小姑嘗”,真是于細微處見精神。沈德潛評論說:“詩到真處,一字不可易。”
107
柳濛煙梨雪參差,犬吠柴荊,燕語茅茨。老瓦盆邊,田家翁媼,鬢發如絲。桑柘外秋千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轉眄移時,應嘆行人,馬上哦詩。---- 元代 · 盧摯《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老瓦盆:指民間粗陋的酒器。杜甫詩《少年行》:“莫笑田家老瓦盆,自從盛酒長兒孫。”媼(ǎo):年老的婦人。柘(zhè):桑樹,常綠灌木,葉可喂蠶。髻雙鴉:即雙丫形的發髻。轉眄(miàn)移時:轉眼斜視多時。眄,斜視。哦(é):低聲吟詠。
108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 唐代 · 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九》
劉辰翁謂“賦馬多矣,此獨取不經人道者。”蓋李賀此二十三首皆借馬以抒感。王琦謂“大抵于當時所聞見之中,各有所比。言馬也而意初不征馬矣。”二人所論皆是。此詩嘆良馬不得善養者則必為風霜所摧折,可為詠物詩之典范,所謂“不即不離”、“不粘不脫”于此詩中可以明見。
109
酒旗相望大堤頭,堤下連檣堤上樓。日暮行人爭渡急,槳聲幽軋滿中流。
江南江北望煙波,入夜行人相應歌。桃葉傳情竹枝怨,水流無限月明多。
長堤繚繞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開。日晚出簾招估客,軻峨大艑落帆來。
---- 唐代 · 劉禹錫《堤上行三首》
桃葉:樂府歌曲名。《樂府詩集》第四十五卷引《古今樂錄》說:“桃葉歌者,晉王子敬之所作也。桃葉,子敬妾名,緣于篤愛,所以歌之。”(《桃葉歌》,是晉朝王子敬所作的。桃葉是王子敬的妾的名字,因為愛情深厚,所以才歌唱她。)《樂府詩集》載《桃葉歌辭》四首,沒有作者姓名,屬于吳聲歌曲,應該是江南民歌。這里借指民間流行的表達愛情的歌。竹枝怨:《竹枝詞》訴說哀怨。竹枝詞是一種詩體,是由古代巴蜀間的民歌演變過來的,劉禹錫把民歌變成了文人的詩體。這些民歌中有一些情歌,但多表達怨苦之情。夔州一帶,是竹枝詞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