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茶要加冰
月末發現話費還剩三分之二,撓撓頭發現,這一年話費是一月比一月剩的多.
翻看通話記錄,發現上一個已撥電話是半個月前,通話時長八分鐘。
全天在線的QQ,一直是灰色頭像,也沒人來找,也不去找人。
電子郵箱里塞滿各種推銷廣告的信息,沒有一封關于你。
充電五分鐘,找誰通話兩小時?充電兩小時,也沒人通話五分鐘!
友誼,死在了朋友圈里。
什么時候開始,總是不自覺的拿起手機,看到小紅點就要點開看看朋友們在做什么。發一條狀態,也想著朋友們如何評論。咫尺天涯,我們不再聯絡,只通過朋友圈的只言片語來窺視朋友的近況,那不習慣自拍發朋友圈的朋友,也在冬去春來中失去聯系,他就靜靜躺在朋友圈里,祭奠死去的友誼。
我們越來越忙,忙著學習,忙著工作,忙著戀愛,忙著游戲,忙著旅游,真的是好忙,行程都排的滿滿當當。是啊,誰不忙呢,哪怕是忙著休息忙著玩,都是忙。有時候是寧愿刷無聊的電視,也不想著找朋友喝茶聊天。一個人忙的人愿意為你閑下來,那意味著什么?
大學畢業一年,絕大多數的人再未相見。正如當時我們所預想的那樣:一旦畢業,這個班就聚不齊了。班級群里也許久沒有動靜,大家都在忙著各自的事情。人走茶涼好像是一種必然,我們早就該習慣。我每一次邀約,都有人缺席。去年的國慶節,是聚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幾個小伙伴都到了。寒假組織活動,因為各自有事而取消。前幾天到廈門,你們明明在,終究也沒見到。
不見面,不電話,仿佛只有朋友圈,還能看你們近況如何。有那心細的,評論寥寥數字,附加一個表情,那粗心的,點贊走人。更多地是,刷快了給漏了!
但是,我不會也沒有那么多時間來做閱讀理解啊。按我們歷史專業的話來說,一段史料,首先要看它怎么生產出來,得明白當時的歷史情境,我才能知道背后的故事。故事一復雜,也就懶得追究。等下回聯系時說起,問你是不是某月某日在某地某街買了某物,不要問我為什么會知道,你朋友圈里寫了啊。
我以前很少發朋友圈,很多事情本不能公之于眾。考研一年,只有兩三條動態。現在多了起來,我的目的一是保存史料,二是告訴朋友們我還活著,僅此而已。
走出家門,拿起電話,不止是相互寒暄,何不促膝長談。
不要只是看朋友圈,它讓感情變淡,讓原本無話不談的朋友,變得最終無話可說。
有人說,我怕打電話發短信會打擾朋友。搞笑,朋友之間,本來就是相互打擾的啊。以前我也思來想去,猜他是不是上課,是不是睡了,后來想開了,發條消息說明目的,然后忙自己的去,等他回復再說,過了一天再回又如何。
好久不見,朋友們,你們好嗎?我們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