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紗》讀后感
???? 百度百科這樣評價這部小說,“《面紗》(The Painted Veil)是英國作家 W.薩默塞特·毛姆創作的一部女性精神覺醒經典之作,以其悲天憫人的情感關照,以其對道德沖突的敏感解析,以其對人性的尖銳反諷,以其對人類欲望、恐懼和悔恨等內在世界的準確建構,而成為一部藝術的杰作。”
??? 這是毛姆筆下的另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一個悲天憫人的故事,一個看似曲折離奇的故事,然而卻尖銳剖析人性的丑陋一面。這本書的目錄里這樣評價作者的寫作風格,“從某種角度上說,毛姆是個極其“兇殘”的作家。他總是冷靜地、殘酷地,把一切人們熟知的美好撕得粉碎,還重重扔在臟兮兮的地板上再踩上兩腳,而你卻不得不承認那才是生活。”
??? 故事講述了一位絕美的女子凱蒂,一個誕生在愛慕虛榮、攀權附會的家庭,家庭教育和成長環境讓她也變成一個虛榮心強、浮躁低俗的女人,因為不甘輸于妹妹,匆忙答應了內斂、害羞、矜持、克制的瓦爾特的求婚;然而,兩個三觀完全不同的人,怎么也沒辦法和諧共處,她覺得瓦爾特乏味、單調、無趣,也難怪后來遇到紳士風度、左右逢源、八面玲瓏的查理,會愛得死去活來、不可自拔。
??? 瓦爾特,一個細菌學家,內斂、含蓄,睿智卻不善言語交際,他鄙視玩弄心計、逢場作戲、虛榮浮躁、追名逐利的人事;然而這樣的沉穩、睿智、善良的瓦爾特,明知凱蒂不過是個二流的美人,卻不可救藥地愛上了她,對她無微不至、為她赴湯蹈火,為她克制自己內心的鄙夷,參加她喜歡的舞會,迎合她的愛好,小心翼翼維護這份關系,覺得她的一顰一笑便是對他的恩賜,可以說他愛到極致、低到塵埃,即使到最后她出軌背叛,還痛苦地愛著她,獨自吞噬復仇的痛苦,瓦爾特死的時候,說的是《挽歌》里的那句“死的卻是一只狗”(好人收養了一只狗,一直和諧相處,一天狗發瘋了咬傷了人,人們以為人會死,結果人痊愈了,狗卻死了)。
??? 要說怎么就造成了這場悲劇?故事后半部分,在瓦爾特的“幫助”下(說不上幫助,他初衷更多是報復),凱蒂覺醒了,認清了查理的自私、虛偽、無恥,承認自己犯了錯,祈求瓦爾特能不能再做朋友;如果瓦爾特也能放下過去,估計結局不是悲劇,但不知道是偶然還是必然,凱蒂懷孕后不久,他竟在一次試驗中故意讓自己染上病毒,我隱約覺得,即使沒有那最后一棵稻草,悲劇性的結局不會改變,他沒辦法釋然,他仍舊會獨自忍受著報仇反噬的痛苦,郁郁寡歡,不得而終;亦或是愛之深、痛之切、恨之切,亦或是太清高、太驕傲以致不愿意原諒自己;亦或是他走不出為自己設定的愛與恨的監獄;他恨自己曾經竟然愛上了她,他是困死在自己編織的愛恨牢籠里了。